小树时代(深圳前海小树时代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是为年轻人提供金融服务的大型综合平台。深圳前海小树时代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于2014年在深圳前海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小树时代为专注于年轻人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
漫画张园
近日,倒闭的P2P(个人对个人)网贷公司名单上又增加了一名新成员――众贷网,这家运营尚未满月的公司突然宣布破产,让一些在P2P网贷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暴露出来,诸如贷款利率高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4倍、承诺短期高回报、超出资本金范围不负责任地承诺保本、平台本身介入交易、通过其他高回报奖励活动吸引>出借人等等。>风险的显现,在同时考验着出借者和监管方。
1危机频发 众贷网“中枪”
P2P网贷,在不少出借理念相对保守的山西人眼中,尚且是一个相对陌生的名词,但在沿海甚至国外,已经相当流行,其实就是在借贷环节中,让网络平台充当了中介的角色,借贷双方在网络平台上自主发布信息,自主选择项目,基本不需要借贷双方线下见面,也无需抵押担保。
而就是一家名为“众贷网”的网贷公司宣布破产,让更多人开始关注“网贷”这个行业。4月2日,注册地位于海南省的P2P网贷公司“众贷网”发布公告称其已破产,事实上,该公司在今年3月10日才刚刚开始运营,运营尚未满月就遭遇了夭折。如今,登录“众贷网”,网站虽然仍能打开,但该网站很多信息已经被修改或删除,网页最上方仍提示着“本息担保,资金100%保障”。对于破产原因,众贷网对于出借者的公告中称,由于整个管理团队经验的缺乏,在开展业务时没有把控好风险,给出借者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随后,记者试图联系公告中的相关电话,多次拨打后,对方并没有接听,截至发稿时,也未收到任何回复。
事实上,众贷网的迅速倒闭并非个例,记者了解到,最近一年来,包括淘金贷、优易贷、安泰卓越等多家宣称要为出借者提供丰厚回报的>网贷平台,均已悉数离开人们的视线,并被曝出“卷款跑路”等各种事件,最终给出借者带来巨额的损失,据悉,此次倒闭的众贷网涉及出借人30多位,涉及资金200余万,而去年倒闭的优易贷更是对60余位出借人造成了2000多万的损失。
据业内人士解释,由于整个行业鱼龙混杂,准入门槛过低,这也直接催生了网贷公司的“倒闭潮”,一项来自网贷之家的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目前,网络借贷平台有200家到300家,去年以来网贷行业的总成交量已达200亿元。
2暴利驱使 各路公司蜂拥网贷
事实上,在山西,同样已有一些网贷公司在去年以来悄然出现。记者发现,这些网贷公司或多或少有一些金融业的背景,其前身有的是担保公司,有的则是小额贷款公司。而这些蜂拥而来的不同背景的公司,无一不是冲着暴利而来的。
公开资料显示,去年6月才成立的山西大德通担保公司,刚刚成立,便创办了一家网贷平台――“>晋商贷”。“晋商贷”在其网站上明确表示其由大德通担保发起成立。为了庆祝大德通担保增资至1亿元,晋商贷11月29日还在网站首页发布了一个名为“二月标”的资金招标广告。
记者查询另一家在晋注册名为“龙城易贷”的公司发现,该公司去年12月成立,其前身则是一家从事小额信贷的出借公司。
在这些网贷公司的页面上,无一例外地向出借者承诺“全场本金无条件100%保障”,同时,对于出借者的>网贷收益,则谨慎地打着擦边球,标明“网贷最高年收益可达24%”(监管方规定的银行贷款利率4倍红线正好是24%)。而作为一个“中介”,这些网贷公司存在的目的主要是赚取利差和服务费,这也使得借款人取得贷款的成本要更高一些,龙城易贷一位客服人员告诉记者,如果是办理抵押贷款,借款人需要按月支付2%的月利率(折算为年利率是24%)及1%的服务费。同时,记者了解到,如果真正想成为这些公司的会员,每年还需要缴纳一定金额的年费,若是出借人,还需缴纳出借收益利息管理费10%,然后才能按照正常程序参与交易。
一位小贷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按理说,网贷这一行业门槛本来应该很高,但如今,一些搞互联网的,甚至没有IT技术和金融经验的人都加入其中,势必将整个行业搞得很混乱,由于小额贷款本身就难做,再加上网络维护成本,若不放开利差,网贷平台根本赚不到钱。
3多重角色网贷平台身陷风险
随着网贷平台数量的飞快增长,网贷公司其实已不仅仅担负借贷款这一种中介角色。记者发现,一般网贷公司虽说只提供信用贷款和抵押贷款,但如今,不少担保公司不仅作为网贷公司的发起者,也介入到网贷公司的业务中。
记者了解到,目前,融资性担保公司的担保费率一般为2%到4%,而为网络借贷担保,担保费远高于此。据“晋商贷”的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其担保费率为10%,这一费用正是以“利息管理费”的名义收取的,该公司的业务简介提示,“晋商贷”将从法律关系、代偿程序两个方面保障出借人的出借安全,其中,山西大德通担保有限公司对出借人负有连带还款的义务。而市面上类似于“晋商贷”的公司比比皆是。“一边发放贷款,一边承担担保责任,这是融资性担保公司创立的网贷平台的通行做法,但是,万一这种平台出现风险,是否能真正偿还出借者损失?”业内人士质疑,一些融资性的担保公司本来就是网贷公司的运营方,担保公司网贷平台发布的放款借款信息、担保,其实都是由网贷平台、担保公司自己完成的,若一旦出现恶意骗款,出借损失同样无法弥补。
而即便是没有恶意欺骗,网贷平台的风险同样难以把控。记者发现,尽管不少网贷公司对于借款者的抵押物要求及额度的限制等条件都相对苛刻,但这一过程中仍存在相当大的信用风险,“其实,身份证件可以伪造、签字可以伪造,仅仅通过线上上传各种证明,风险的确太大了。”人行太原中心支行一位负责人认为。
与此同时,也有一些网贷公司已经走向“线下”。如今,一些打着“高息”、“网贷”等字眼的广告或海报经常出现在出借者的视野中,记者了解到,这些打着高息幌子的网贷产品有的便是网贷公司线下运行的一种途径,而这些网贷产品的收益率一般都是同期银行网贷产品收益的3倍至4倍。
4监管真空行业呼吁规范管理
如今,尽管网贷平台在国内出现已有6年时间,但其确实面临着监管的真空,记者咨询山西省银监局、人行太原中心支行等多个监管部门负责人发现,目前,并无相关法律对于网贷公司有明确规定,而此类公司也一直处于一种无序的生长状态中。
其实,早在2011年,针对不断涌现的人人贷(P2P)网络借贷平台,银监会下发《关于人人贷有关风险提示的通知》,要求银行加强内控,建立与其之间的“防火墙”,当时的文件中就指出:“由于行业门槛低,且无强有力的外部监管,人人贷中介机构有可能突破资金不进账户的底线,演变为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的非法金融机构,甚至变成非法集资。”其后,再没有类似的通知下发。
而对于越来越大的行业风险和不断被触及的监管红线,不少业内人士也呼吁监管应当尽快介入网贷平台,早在去年10月,广州一家网贷平台就以非法集资被举报。此前,该平台负责人通过该网贷平台,累计借入本金超1亿元,这样的风险开始引发更多人的关注。“由于有融资需求的小微企业和个人较多,这个市场其实相当大,而银行目前则很难满足大多数的这种小额融资需求。网贷行业如果运营得好的话,则可以为解决融资需求起到明显的作用。”一家国有银行负责人向记者解释,在金融运行中,网络正在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网贷行业需要规范,这也需要监管层尽快介入,将网贷公司纳入到央行的征信系统中,建立起个人信用资料库,加大企业及个人的失信成本,不过,该人士也认为,这需要工商、政法、税务以及金融部门的多方联动,推动起来难度确实比较大,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
与此同时,业内人士也提示出借者,参与网贷平台的借贷款时,最好先仔细了解网贷公司的背景以及自己所投标的的实际情况,慎重出借,不要被其宣称的高利率和高收益所引诱。
本报记者 张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