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树时代(深圳前海小树时代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是为年轻人提供金融服务的大型综合平台。深圳前海小树时代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于2014年在深圳前海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小树时代为专注于年轻人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
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副院长黄剑辉
和讯>基金消息由中国大>金融高峰论坛组委会主办,中国股权出借协会联合主办,中国私募股权出借家联盟协办的《2013(首届)中国大金融高峰论坛》于2013年10月16日在北京举办。本次领袖峰会主题为“大跨界、大融合、大讨论”。在会议圆桌讨论二环节,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副院长黄剑辉、北京产权交易所董事长熊焰、北京国际>信托副总经理时宝东、诺亚财富副总经理殷哲、>银华基金(博客,微博)副总经理周毅,围绕“跨界融合”核心议题进行对话。
以下是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副院长黄剑辉发言:
非常高兴参加今天的论坛,会议场面宏大,高朋满座,关于跨界融合是未来整个金融业和现在社会发展的一个大的趋势,几年前在开行作为金融发展局金融合作处的处长,主要的职责就是推动跟其他的金融机构,包括几年前认识的熊董,跟其他的金融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推动业务整体的合作。
开行目前是国内银行业里混业经营的一个新的范式,因为我们行现在主体是开发银行,下面是一托二的体制,有一个国开金融,一个国开证券,还有国营租赁,还有基金,内部有跨界的融合,这是国务院金融改革的很重要的一个支撑。
整个金融业划分为银行、保险(放心保)、信托、证券、租赁、基金等各个行业,银行里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的划分,机构大中小,按照性质又有国有和民营这么一个多行业构成的主体。跨界的好处,你可以很好的共享客户,共享资源,降低成本,金融业整个的目标是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通过这样一个结构能够使得每一个结构得到很好的发展。
刚才提到支付宝这种互联网金融也是现在最热的一个趋势,可能也会为跨界的合作奠定一个特别好的基础。
跨界的问题跟金融业的分业和混业是密切相关的,基本的本质,以什么样不同的金融主体,什么样不同的供给方式满足市场不同的分层的需要,这是基本的格局。之所以从美国的分业它也从混业后来转化而来,后来又转回混业的趋势,这个过程中其实历史已经多次证明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金融业态必然是有潜在的>风险在里面。风险识别的关键就在于你如何解决供给方与需求方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这是一方面。第二,你的监管体系如何跟你的金融业态,供给的方式相匹配。所以,风险源跟基本的格局是密切相关的。
关于如何实现风险有效的管控,我自己思考的一个观点,核心还是要以自律为主,他律为辅,监管机构的监管是辅助的,如果能通过良好的公司治理去造就一个合理的组织架构,金融机构内部自律来约束风险。
关于混业,一种情况,国际上比较多的像花旗曾经搞过咱们谈银行,它的一个理念就是搞金融百货公司,一站式服务,花旗最辉煌的时候是国际上最典型的金融百货公司,好像很好,当时作为一种非常典范的大家追求的目标。2008年这场危机使这个神话基本破灭,它卖掉了很多东西,这一点与它的管控能力不够有关,因为过于混业以后,你的管控链条过度,这样使你很理想的距离就破灭了,这是一个问题。
我第三个观点,在你管控能力不够,监管能力不够的情况,比如刚才主持人谈到央行目前的这种过度性的跨界的监管模式,必须是适用的,这种适用是跟中国目前以分业经营为框架的经营业态和状况密切相关的,这种业态的存在,我刚才第一点讲的三条标准,这三条线的发育密切相关,这种情况下如何发挥优点,今天王会长推动跨界合作的核心主题,格局不是你不想打破,但是你不能,受制于几个因素。
如何追求一些好的方面呢?谈一点我自己的体会,前几年在开行陈董事长让我们搞城商行联盟,把全国的一百多家城商行发起成立一个联盟,具体我经办的,搞过一个城商行联盟的协议,在这个联盟里,各家机构各自都是独立的,因为城商行本身比较小,如果产品研发你这一百多个机构每家搞一个研发机构肯定成本太高,如果能在这个联盟里搞一个跨机构的以开行为主导,然后一百多家,这种也是一种很好的合作方式。
今天的主题是大金融,我想金融的原理和本质是融通资金,把资金的富裕方和短缺方沟通在一起,这是本质,这里面不同的业态,不同的分界只是其中沟通双方的一种不同的方式而已。我刚才谈到三个方面,监管的能力,自律能力,还有市场发育不断的提升,最终的方向边界会逐渐的模糊,这是一个大的趋势,有了互联网,有了很高效的管控手段以后,这会使某些过去实现不了的外部监管能力也好,还有自身的内部架构的管理能力也好,还有中国法制社会的构建,企业信用能力的提高,边界会逐渐的模糊,而且机构之间的这种融合会日渐加强。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包括我们开行也好,开行和其他的商业银行,还有各个金融机构都可以很好的在整个演变的过程中,可以多方面的合作,实现共赢,共同促进中国未来的发展,促进中国梦的实现,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