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树时代(深圳前海小树时代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是为年轻人提供金融服务的大型综合平台。深圳前海小树时代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于2014年在深圳前海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小树时代为专注于年轻人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
新华网武汉6月5日电(杨世坤)湖北银行以独立事业部制专营为模式在服务小微企业方面进行探索与尝试,相继开发了“微>贷款”、“融易贷”现金流等系列贷款产品,为各种类型的小微企业提供资金扶持。截至2012年末,湖北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136.16亿元,比年初新增37.14亿元,增幅37.51%,高于全行贷款平均增幅1.6个百分点;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占全行贷款余额比例达到33.23%,比年初提高了0.39个百分点。到2013年2月末,小微企业贷款客户数19678户,占全行企业贷款客户数的92.10%。
小微企业面临的融资难问题日渐突出
数量庞大的小微型企业组成了湖北省经济发展的微循环系统。截至2012年底,在湖北省各类企业中,小微企业约占86.4%,其中:在国有集体企业中,小微企业约占71.2%;外资企业中,小微企业约占57.4%;私营企业中,小微企业约占91.3%。据湖北省工商局工商登记统计数据,全省小微企业吸纳新增就业人员178万人,占全省新增就业的70%。小微企业是经济增长的新亮点,也是城乡劳动力就业增收的主渠道,在推动经济增长、解决就业问题、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但是小微企业一般没有正规报表、没有资产抵押,在贷款上表现出信息不对称、>风险防范难度大、贷款成本高等短板,往往被商业银行边缘化。一直以来,国家都积极引导各方力量尝试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据初步统计,国务院各部委、银行监管部门出台的有关小微企业支持政策和制度性文件多达20多项。但是,通过笔者近期对武汉及宜昌、荆州、黄石等地的走访调研,发现小微企业面临的融资难问题日渐突出,严重制约了小微企业和湖北省实体经济的发展。以宜都市为例,2012年,在该市300多家贷款企业中,贷款额度在100万元以上占90%以上,有些年份甚至更高。对资金需求在20万元以下的企业客户,企业法人可以用个人资产抵押,银行通过发放个人助业贷款等方式支持企业流动资金需要,但20-100万元之间往往形成了一个断层,微小企业在创业阶段抗风险能力差,很难得到银行资金支持。截至2013年元至3月,该市银行累计投放贷款143727万元,其中对规模以上企业累计投放120924万元,占比84.14%。规模以下企业累计投放22803万元,占比15.8%。
传统信贷流程和传统的业务组织架构在审批流程、风控体系、信贷文化、贷款偏好等方面的传统做法,不能很好地满足小微型企业短小频急的资金需求特点。需要要大力发展小微信贷,来满足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理论界和监管当局都认为小微金融应当走专营模式。早在2006年4月开始实施的《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及相关监管指引》中,银监会就要求国有商业银行根据自身实际和客户需求,“逐步实行以产品单元、业务线为流程的事业部管理制度”。2008年12月银监会发布的《关于银行建立小微企业信贷专营机构的指导意见》,更加明确倡导各家商业银行以小微企业信贷专营机构为载体,积极开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
湖北银行积极探索小微企业贷款模式
2012年5月3日,湖北银行小企业信贷中心及各分行专营机构正式成立。在总行、武汉城区、分行、支行四个层面共设立专营机构12个,成功搭建了专营服务模式的组织架构,引进或从行内调剂专业人才200多名充实到小微条线。2012年之前,湖北银行以分行为单位已经进行了小微企业信贷专营机构的探索,所建立的模式包括分级管理制、专营支行、专营团队等。由于各个专营机构纳入分行各自的管理体系,在管理模式、产品种类、审批流程,甚至对小微企业的划型标准都不统一。各专营机构各自为政,造成总行在条线管理、业务指导上缺乏有效的手段,数据不能统一,统一的绩效考核体系难以建立,总行对小微企业信贷的倾斜政策没有办法落到实处。个别分行的专营机构只是徒具形式,在分行的业务条线中,处于被边缘化的地位。普遍存在着人力配备不足、专业能力低下、基础管理能力薄弱、开展业务的积极性不高等问题,造成小微企业信贷条线业务增速低于全行信贷平均水平,面临着很大的监管压力。
湖北银行2011年底业务增速
针对以上的问题和面临的困境,2012年湖北银行尝试对既有的模式进行改革,以独立事业部制专营模式为目标对原来的专营机构进行整合。独立事业部制小微企业信贷中心模式是一种离行式经营模式,在总行框架内以完全独立于其他分行的事业部制、准子银行体制专营小微企业授信业务,是银行中的银行。“集产品开发、销售渠道建立、客户市场开拓、内部财务核算、信贷审批和风险管理等一系列职能于一身,实现责权利相统一,人财物相对独立,统筹全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前台营销和后台管理”,是一种标准的事业部制制制模式。独立事业部制制制模式的建立,有效解决了湖北银行以前专营机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产生了以下积极效果:
1、提高了专业性,提升了竞争力。事业部制的核心是三个“专业化”,即在销售、管理和评审上实现专业化。专业化销售是基于产品和客户细分建立专业化的营销架构和团队,在此基础上,营销能力得到较大提升。同时,专业化的人才和客户细分手段也有利于产品创新、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湖北银行事业部制管理模式下,对下级经营单位的授权更加充分,最大程度上缩减了审批流程、提高了审批效率。
2、加强了统筹管理,提高了风控能力。由于业务从上到下的垂直管理,减少了管理层次和管理环节,减少了协调成本,强化了决策和上级对下级的业务支持,能够形成区域优势和快速反应。一方面经营管理的效率得到提升,另一方面也保障了信息传递的速度。专门的风险防控体系得以建立,有利于防范操作风险、道德风险等各类风险。
3、形成了统一绩效体系,提高了积极性。事业部作为利润中心,衡量工作效率和业绩的标准比较明确,投入产出核算较容易,考核指标简单明了,易于评价各类产品、单个客户经理对业务的贡献。宏观层面有利于战略决策和产品选择,缩减管理成本。微观层面能够极大地激发从业人员的积极性。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核算,也使得与支行网点的成本计价成为可能,专营机构与支行网点关系也由原来竞争博弈关系进化为共赢合作的关系。
湖北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业务发展迅速
由于以上积极因素的推动,湖北银行在独立事业部制专营机构建设一年后,小微信贷业务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1、业务规模稳定增长。
贷款平均增幅
截至2012年末,按1104报表统计口径,湖北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136.16亿元,比年初新增37.14亿元,增幅37.51%,高于全行贷款平均增幅1.6个百分点;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占全行贷款余额比例达到33.23%,比年初提高了0.39个百分点。
2、创利能力显著提升
贷款平均>利率
条线业务资产收益能力优于全行平均水平,体现可持续发展态势。500万以下条线业务贷款余额52.7亿元,贷款加权平均利率9.34%,高于1104报表统计口径小微企业>贷款利率0.64个百分点,高于全行平均贷款利率1.21个百分点。
3、经营转型和结构调整初见成效
贷款客户占比
一是专营机构初步明确了战略定位,制定了发展规划,对业务的整体管理和调整路径更为清晰、配套措施执行力加强。二是以减少资本占用、提高收益水平,逐步降低利润增长对规模增长的依赖程度的目标在探索中起步。三是客户调整力度加大,基础客户的数量显著增多。截止2013年2月末,小微企业贷款客户数19678户,比上月增长408户,占全行企业贷款客户数的92.10%。(本文作者为湖北省委党校2013年中青班学员)
(责任编辑:任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