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树时代(深圳前海小树时代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是为年轻人提供金融服务的大型综合平台。深圳前海小树时代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于2014年在深圳前海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小树时代为专注于年轻人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
1月份,大盘延续了去年12月份以来的强势表现,上证指数1个月的累计涨幅达到了5.12%。在此期间,大多数公募>基金也都有着相当不错的表现,而这其中领涨的却是医药基金。
医疗基金的“馅饼”
令人意外的是,尽管>金融股上涨如火如荼,但从排名靠前的基金来看,医药基金却是2013年1月份的最大赢家:4只>出借医药行业的基金全部出现在同类基金涨幅榜的前十位,其中汇添富医疗保健大涨11.59%,排在>股票型基金的第一位,而易方达医疗保健上涨10.24%、融通医疗保健上涨9.90%、华宝医药生物上涨9.41%。
医药基金的半路杀出看上去更像是天上掉下来的一块馅饼:上海财汇数据显示,1月份涨幅最大的两个板块是金融服务和医药生物(按照申万一级行业指数分类,下同),涨幅分别是12.15%和11.59%,可惜的是,因为连年的下跌,金融股已经臭名昭著,不仅没有专事出借金融股的主题基金,甚至也几乎完全没有敢于在估值最低谷出手重仓的基金。
与此相反,因为2010年的医药火爆行情,多只医药主题基金相继成立,尽管之后两年表现惨淡,但出借终究局限于医药行业。
汇添富医疗保健2010年9月21日成立,当时的上证指数在2600点附近,彼时“吃药喝酒”正是市场主旋律,而这也正是医药主题基金开始发行的契机,可惜的是每当这样的情况发生时却往往意味着市场高点即将到来。
2010年11月26日,汇添富医疗保健的净值一度上涨至1.094元,但是随后的2011年医药行业股票大跌,到2012年1月18日,汇添富医疗保健行业净值达到了最低点的0.6880元。2012年,汇添富医疗保健几近翻腾,到12月3日大盘最低点时的净值尚且为0.7990元,相对年初仍有上涨。
在随后直至1月份的反弹中,汇添富医疗保健的表现给力,到2012年底的净值达到了0.8800元,1月份延续之前的涨势,净值达到了0.982元,略低于发行面值。
汇添富医疗保健目前净值较低主要是该基金的发行时间刚好出现在行业的顶部,该基金近一年内的涨幅时间上有37.73%,这段时间的表现还是相对出色的。同样是出借医药行业股票的华宝医药生物目前净值高达1.2210元,该基金的成立时间是市场的相对低点的2012年2月28日。
有意思的是,在高点发行的添富医药首募规模高达40.85亿元而低点成立的华宝医药生物首募仅有5.54亿元。
从出借的情况来看,汇添富医疗保健成立以来市场大多数时间都表现的不太好,特别是医药行业不该基金也一直控制着仓位。在2012年上半年以前,汇添富医疗保健除了在2010年低快速建仓的时候仓位较高以外,大多数时间的仓位都只有75%左右。2012年3季度末,汇添富医疗保健开始将仓位提高到82.54%,2012年底更是将仓位增加到87.46%。这也是该基金在1月份表现出色的重要因素。
相对而言,去年成立的华宝兴业医药生物在二季度末88.82%是其仓位最高的阶段,三季度仓位减少到83.81%。虽然市场在12月大涨,但是>基金经理选择继续减仓,到年底仓位只有81.51%。在行业配置上,华宝兴业医药生物也并不是完全持有医药,其持仓中有14.47%的批发和零售贸易的股票,医药、生物制品只占80.94%。而汇添富医疗保健的医药、生物制品股票占88.82%。
宝盈核心逆袭
从之前的三年表现来看,宝盈核心优势无疑是同类基金中最为糟糕的之一。自从2009年3月17日成立以来,在每个完整的年份里,该基金的业绩都排在了同类基金的后1/4。2010年、2011年和2012年分别亏损5.19%、26.32%和0.01%。
“换帅如换刀”俗语在之前的几年里对宝盈核心优势似乎并不适用,虽然成立只有不到4年时间宝赢核心优势已经经历了基金经理的数次变动:第一任基金经理欧阳东华在上任84天之后就黯然离职,任期内仅获得了0.17%的收益,而同类基金收益高达16.03%(实际上这只基金当时还处在建仓期,而欧阳东华之前也管理过宝盈的其他多只基金,有着相当长的出借经验)。
第二任基金经理杨宏亮于2009年5月27日开始接管宝盈资源和宝盈核心优势两只基金,在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这两只基金虽然分别获得了23.56%和25.53%的收益,但是均落后于同类基金34.69%和30.43%的平均收益水平。
第三任基金经理王琼从2009年9月23日起就一直是宝盈核心优势的基金经理直到2012年6月28日。在他的任职的两年多期间该基金下跌25.35%,期间同类基金仅下跌3.46%。
2012年6月30日王茹远上任之后,宝盈核心优势终于迎来业绩爆发。截至1月31日,王茹远管理的216天里,宝盈核心优势获得了17.37%的收益,期间同类基金的收益仅为4.07%。
事实上王茹远也并不是老手。公开资料显示,王茹远2007年12月至2011年7月就职于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担任首席分析师。2011年7月加入宝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担任核心研究员。
宝盈核心优势作为一只混合型基金,一直保持着比较低的股票仓位,在去年二季度末仅为37.81%。王茹远上任之后一个季度,仓位就增加到72.37%,到2012年底仓位为67.73%。
相对于加仓而言,王茹远更具技术含量的业绩秘诀在于对可转债的精准把脉。事实上,尽管市场上大多数混合型基金都有出借债券的策略,但在实际操作中债券的“蝇头小利”往往被大多数的基金经理所轻视。
而王茹远在上任之后,除了加仓股票以外,重点加仓重工转债,到去年三季度末时重工转债占基金的净值的比例达到了15.44%,到2012年底更是达到了20.13%。
令人咂舌的是,尽管重工转债在11月下旬最低曾跌至99元,但是之后随着正股的上涨,重工转债快速狂飙,到2月8日收盘价已经上冲到超过121元,相对年初上涨接近20%,是所有大盘转债之中表现最为强劲的一只。
在四季报中王茹远强调对成长股的看好。她表示2013年一季度总体审慎乐观,看好2013年优秀成长股价值凸显的机会、以及部分行业受益政策改革的机会。
她指出,对成长股的估值不应仅仅停留在短期业绩和PE高低,而应更注重未来的成长空间。2013年各个行业都有望有真正“具备颠覆性技术和应用”的成长股脱颖而出,享受较高的PE。大量创业板、中小版公司上市,近几年逐渐消化了“上市后业务扩张导致费用先行、大小非减持、宏观经济波动带来业绩大幅波动”等因素,总体估值水平也大幅下降,未来应该是进入越来越良性和理性的个股时代。
另一个不小的遗憾,是宝盈核心对于金融股的曾经拥有却不曾长久。从持仓变化来看,宝盈核心优势在去年二季度末金融、保险业股票的比例仅为1.74%,而到当年三季度末金融和保险股占净值的32.61%,但是到四季度末仅剩下2.87%――换言之,王茹远上任之后买进了大量的金融股,并在四季度末金融股大涨之后就快速卖出,错过了之后今年1月份金融股暴涨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