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树时代(深圳前海小树时代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是为年轻人提供金融服务的大型综合平台。深圳前海小树时代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于2014年在深圳前海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小树时代为专注于年轻人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
据WSJ,因为业绩不佳,来自失望的>出借者的压力正迫使>对冲>基金调低收费水平,以往收取2%的管理费以及20%的>出借收益的做法面临调整。
直到几年前,大多数>基金公司就像纽约的高档餐厅一样,有一些门庭若市,有一些经营失败而倒闭,但没有一家肯降价。这种定价权是2000年网络泡沫破裂后成百上千亿的资金流入金融行业所形成的产物。在那场巨大泡沫的破灭中,对冲基金保护出借人免于受到像股票基金持有人那样的悲惨境遇。
随后对冲基金的表现让所谓的“2/20”费率机制更加难以撼动,也由此造就了许多富有的基金经理。
但是自金融危机以来,不少对冲基金未能给出借者带来与他们的高成本相一致的高回报,这让对冲基金损失了许多客户,而养老基金和其他大型金融机构相机壮大。
下调费率的原因
根据对冲基金研究公司HFR的数据,当前对冲基金管理着2.41万亿美元的资金,就算只改变几个百分点的费率,影响的资金规模也相当大的。去年,共计505亿美元的管理费和出借收益落入了对冲基金的口袋,这意味着对冲基金参与了利润分享。
相对于债券,关注股票和大宗商品市场的对冲基金经理们能更明显的感受到削减费率的压力,因为最近股票和大宗商品基金的收益没那么好,而且这些市场的债务情况更复杂,要调查清楚需要更多的资金,所以这部分基金的收费也更高一些。
费率下降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出借人越来越多的选择将资金放在大型对冲基金,这让中小型的基金迫切渴望通过降低费率来吸引出借人。
根据行业调查,如今对冲基金平均收取1.6%的年费,抽取大约18%的出借收益。出借者们表示,他们愿意开一张大支票或者投注到一家收费更低、愿意做更多让步的基金公司。
HFR对超过3000家基金的调研显示,第一季度出借人平均支付了1.55%的管理费用和18.39%的出借收益,而早期出借者、大额出借者以及长期出借者不在调查范围内。
而高盛的一份出借者调研则表示,去年出借人平均支付了1.65%的管理费和18.3%的出借收益费。
行业内部差距拉大
“2/20”成为行业标准费率机制由来已久,但在行业内部并不完全一致,一些表现好的基金收取2%甚至3%的管理费,而大多数基金收费标准其实低于2%,出借收益的费率也是如此。最近,更多的对冲基金在管理费的收取上更加灵活,出借收益费率同样也有所下滑。
Merchants'GateCapitalLP管理着20亿美元的资金,根据客户的锁定期的不同,管理费收费分别为1.5%和2%,7月该公司将这一费率下调至1.25%和1.75%。
而KopernikGlobalInvestorsLLC对一个新的基金仅仅只收取0.25%的管理费和20%的出借收益。
一些业绩好的对冲基金也在削减费率。去年CaxtonAssociatesLP将费率从3%和30%下调到2.6%和27.5%,另外一些对冲基金选择在出借额达到一定限度之后减少收费。
而有些表现突出的对冲基金仍然维持高费率。Seward&KisselLLP的律师StevenNadel说,股票型的新型基金通常收取1.5%的管理费,但那些规格更高的基金依然会收取接近2%的费率。
以RhodeIsland为例,他付给很多基金公司的管理费只有1.5%,或者更少,但是他付给两大对冲基金巨头BrevanHowardAssetManagementLP和D.E.ShawGroup的出借收益达到25%。
费率机制创新
除了降低费率,更多的基金则设立了一个最低费率门槛,他们想要分享出借收益必须要达到的既定的出借回报率。
美国罗德岛州的雇员退休体系将14%的资金投入到对冲基金,他出借的一家公司California-basedAscendCapitalLLC最近降低了管理费率,并且承诺如果没有达到预定的出借收益将不收取出借收益费。
高盛的DavidZ.Solomon表示,2008年以后,费率机制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创新。高盛的报告提到,26%的客户就出借收益的门槛(或者类似这种形式)与对冲基金进行过谈判,而17%的客户谈过“索回收益“,当基金表现较差时,出借人可以要求返还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