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树时代(深圳前海小树时代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是为年轻人提供金融服务的大型综合平台。深圳前海小树时代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于2014年在深圳前海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小树时代为专注于年轻人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
近日重庆“整肃网贷”的消息在网贷业传得沸沸扬扬;一些从业人员认为,高悬头顶的“监管之剑”即将坠落,动荡即将到来。
但有参加央行座谈会的网贷人士反映,高层释放的信号偏积极,认为网贷是激活民间存量资金、支持实体经济的有益补充,相关的监管政策可能在下半年出来。
不过网贷监管仍有技术问题待解,包括资金流动的监管、收费标准、担保落实等。消息人士透露,近期央行调研深入实操层面,未来监管可能划分“中介业务”和“自营业务”两类业务,对前者鼓励发展,后者要求严控>风险。
网贷监管有望落地
日前有消息称,重庆>金融办近日牵头对“打着P2P贷款的旗号、涉嫌违规经营的机构”进行专项整改检查,共5家公司被叫停业务,其中一家予以注销,另外4家要求清退债权债务。
5家公司被查的原因,一说是涉嫌非法集资。但此罪可入刑,本次查处却无人受罚,涉事的>宜信普惠随后还公告称业务正常开展,并无“清退”之说。记者昨日走访宜信财富深圳营业部,亦发现其>网贷产品仍在发售。
有业内人士透露,宜信的“债权转让”模式由三家子公司分拆进行:宜信惠民负责给借款人提供融资、获得债权;宜信普惠负责把债权打包,通过金额、期限错配形成标准化产品;宜信卓越财富把标准化债权包装成“网贷产品”来募资。“宜信在重庆没有募资机构,非法集资的说法站不住脚。”
另一涉事企业“浙江泰如业然”的负责人昨日对记者称,公司3月在重庆成立,4月开业,5
月就迎来重庆金融办的检查。“开业时打算发网贷产品,但还没做就被禁止了。”目前该公司的重庆分公司已主动注销。
据悉,本次行动由重庆金融办银行处主导,但其负责人不愿透露相关信息。
业界和学界对此有两种解读。“红岭创投”总经理周世平认为,重庆被查的机构皆为“线下模式”,即把债权打包成网贷产品,再通过营业部等线下渠道出售给公众;大多数网贷公司仍以网络撮合为主,具有本质的不同,对行业影响不大。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表示,本次检查虽由地方金融办牵头,但在全国范围均有代表性,可能意味着网贷很快要纳入监管。“在国务院副总理马凯的要求下,近期‘一行三会’密集调研网贷公司,可能很快会明确网贷的监管机构。”
7月1日,央行召集几大>网贷平台在京座谈,红岭创投是参会公司之一。总经理周世平表示,央行的态度很开放,“对网贷的定位是‘银行的补充’,能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实体经济,预计下半年会出台监管措施。”
周世平称,监管部门很可能把网贷划分为“中介”和“自营”两类。前者是数量众多、单体规模小的网贷平台,从事信息撮合业务,监管将鼓励其正规经营;后者是以宜信、陆金所等代表的线下模式,平台把债权做成网贷产品,身居借贷的核心,将实施牌照准入制。
黄震亦认为中介业务将受鼓励,但自营业务前途未卜。
“严格意义的P2P是有前途的,高层鼓励探索,它必须基于互联网的环境、技术和思想,从事信息撮合工作,不介入交易本身。这种平台挣钱慢一些,但有利于控制风险,缓解民间资本的堰塞湖。”他说,“线下模式跟互联网没有关系,一些机构打着网贷的名义违规借贷,应该查处。”
三大难题待解
监管网贷平台,技术面仍有难点要攻关。
其一是担保。由于国内信用体系不完善,网上借贷风险过高,国内网贷平台普遍实行担保机制:成立担保公司或设立风险准备金,在出现坏账时,为借款人垫付本金或本息。监管部门对此如何定性?
若成立担保公司,其业务实质是为融资而担保,却不能定义为“融资性担保”。根据银监会发布的《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所谓融资性担保,是指为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债权作担保的行为,为网民担保显然不在此列。因此,网贷平台的担保公司,其注册资本、担保倍数均不受前述办法的限定。
黄震认为,当前网贷平台的担保过“虚”,监管应保证其效力。例如,红岭创投旗下的“可信担保”注册资本1000万元,而其月成交量达1.5亿元--假设借款期限平均为一个月,则其贷款余额将保持在1.5亿元上下,则担保放大倍数达到15倍。
绝大多数平台甚至并未设立担保公司,而是对每笔交易额提取一定比例的风险准备金,预备为坏账作垫付。目前行业平均提取比例为2%,若视为担保,则放大倍数高达50倍,坏账率在2%以上时可出现兑付问题。
第二难点在费率认定。传统意义的P2P网贷,借贷双方均在网上交易,然而国内网贷的借款人主要是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并无上网借钱的习惯。于是,绝大多数网贷平台在各地成立线下营业部,配置贷款销售队伍寻找借款人。
那么,为覆盖场地、人员成本,平台收取的管理费是否应计为贷款利息?若算入利息,以当前一线城市月息1.7%至2.8%的贷款费率,很容易超过“基准利率的4倍”,法律上可定为高利贷。
黄震对此持宽容态度。“纯线上的平台要以大数据为基础,才具备风险管理能力。多数平台没有这个条件,自然会采用线下销售或与担保、小贷公司联手的办法。如果只作信息中介并收取管理费,监管应该允许。”
难点三是资金监控。网贷平台多在第三方支付机构开设账户,网友借贷均通过该账户走。但平台仍拥有账户的绝对控制权,因此“卷款跑路”风险不绝。一些网贷平台尝试联系银行存管服务,普遍遭拒。
“这个问题较简单。只要央行支付结算司发个配套文件,规定第三方支付机构有监管责任,在何种情况下允许资金划拨,就可以管起来。”黄震说。
本文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