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树时代(深圳前海小树时代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是为年轻人提供金融服务的大型综合平台。深圳前海小树时代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于2014年在深圳前海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小树时代为专注于年轻人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
近日,有媒体曝光渣打银行“>现贷派”存在高利贷之嫌。经中国经济网记者查找,近两年来,渣打银行“现贷派”已遭到媒体七次曝光,有客户投诉,渣打“现贷派”存在消费陷阱,客户经理涉嫌欺诈等问题。昨日,记者致电渣打银行总部询问“现贷派”相关事宜,渣打相关负责人表示,“现贷派”宣传材料与实际收费相符,且渣打工作人员未有误导客户的行为。
深圳徐先生:“现贷派”成高利贷
2012年3月16日,深圳徐先生指责渣打银行的“现贷派”有高利贷之嫌,认为该银行业务员严重误导消费者,该>贷款收了贷款>利息还收账户管理费,甚至在贷款合同中还暗藏合同陷阱,管理费+利息+合同陷阱暗藏的罚息相当于“高利贷”。早在2010年12月,徐先生帮渣打银行业务员完成了期限2年贷款10万的任务,13个月后发现账户扣费竟达7.15万元(每个月平均5500元),还欠银行5.8622万本金。10万元的贷款一年之后变成了13.0122万,加上利息和管理费两年预计费用接近15万。最后,徐先生发现该业务员已经离职。据了解,徐先生单位还有6位同事,也受徐先生影响团购办理了“现贷派”,而一些同事也遇到了缴费利息与宣传不相符的苦恼。
有媒体暗访查证,发现渣打银行存在网贷经理介绍“现贷派”时不提罚息,有的业务员教客户造假等行为。
杭州吕先生:管理费有玄机涉嫌欺诈
2010年,杭州工作的吕先生向媒体投诉,当初看到“现贷派”的宣传页面,申请了贷款。基准>利率为每年7.9%-9.9%,吕先生的核准贷款为4.9万元,按照8.9%的利率来算,吕先生两年应付利息为4361元,并不算多。待到他把手续办妥准备贷款时,客服人员才告知还有不到1%的手续费。吕先生没怎么细看合同就签了。等到还款时才发现每个月要交240元的账户管理费。
有媒体走访了渣打银行广州花城支行,对于“为何在宣传页面和还款计算器上不体现管理费,是否存在误导行销”这个问题,一位客户经理承认:“从前也有客户这样问我,但是这是总部规定。”对于记者“每个月的管理费如此之高,会进行哪些方面的管理”的问题,该经理不予回答。而在客户询问能否将管理费视为利率时,该经理则委婉表示:“对内不能这样讲。”时代周报报道该案例时称,渣打现贷派涉嫌欺诈。
网友指责:个人信用记录竟遭抹黑
有网友在天涯社区发帖投诉渣打银行“现贷派”,2007年11月,在渣打银行申请了“现贷派”产品,等额本息的月还款方式,并且于当就月开始还款,每月还款日为月底。在2008年2月,该网友看中了一套商品房,并且支付首付,当同工行申请房屋贷款的时候,银行告知在中国人民银行的“个人征信系统”中有一笔渣打银行的贷款,一共还了三期,其中有两期是显示逾期还款,并且以个人信用有问题,拒绝贷款。该网友与渣打银行多次联系,都被告之在渣打银行系统记录显示个人还款记录完全正常。最后,此事一直未得到渣打银行的回复。
北京李女士:事后才知管理费高过利息总额
北京的李女士在贷款专员的介绍下,登录渣打银行官网“现贷派”页面,发现输入贷款金额“100000”元,期限“24个月”,在6.65%的基准年利率打9.5折的基础上,每月还款额为4543.51元。按照这一每月还款额,两年后连本带利总共就10.9万元左右。“算下来利息不到1万元,挺合适。”但是李女士随后注意到,就在每月还款额的下方,还有一行小字:“每月收取贷款管理费490元。”按照这个数字计算,24个月需缴纳的账户管理费总额为11760元,这一费用甚至超过了9000多元的利息总额。之后,贷款专员才透露了还有管理费。李女士对此颇为不满,“其实账户管理费才是银行真正收取的大头,这么高的一笔费用为什么不在一开始就透露?”
事后,渣打银行方面相关负责人解释,账户管理费属于金融服务费用,跟利率是两个概念,两者不能简单相加。针对消费贷款,银行要提供客服热线、免费开设还款专户、安排每月还款提醒等金融服务,因此收取“管理费”无可厚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