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树时代(深圳前海小树时代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是为年轻人提供金融服务的大型综合平台。深圳前海小树时代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于2014年在深圳前海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小树时代为专注于年轻人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
借助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一种新兴的>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横空出世。其先驱者马云筹备阿里小微金融服务集团、推出“>余额宝”之后,有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开始进军金融业,为此人们称2013年为“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年”。随着互联网巨头抢滩金融市场,传统金融机构该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本身作为新兴势力,又面临着怎样的机遇与桎梏,它的发展将何去何从?
互联网时代下的金融变革
早在2008年,阿里巴巴前掌门人马云就发出过豪言壮语:“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那时,他已经为这一壮志身体力行了四年。
作为互联网金融的先行者,马云从2004年推出支付宝开始,便已经开始布局金融之路。在将近十年的时间里,中国的互联网金融一直作为一种游离于主流金融体系之外的草根模式在悄然发展。而如今,马云势必要再次掀起一场高潮,将互联网金融从草根推向主流,改变金融业的生态格局。
大势来袭
6月13日,阿里巴巴的支付宝上线了余额宝存款业务。这一举动,如同风暴将要来袭前奏,一场悄然进行的变革终于要明朗化。通过“余额宝”,用户存留在支付宝的资金不仅能拿到“利息”,而且和银行活期存款利息相比收益更高。于是,大量闲散资金涌向了支付宝,上线仅一个月,“余额宝”汇集的资金规模已突破百亿元。这无异于一声惊雷,在金融领域、互联网领域,都引起了极大的震动。这样一个广阔的市场,岂能由阿里独享?于是,在“余额宝”取得成功之后,“金融+互联网”的模式被对手快速“复制”——天天基金网推出一款名为“>活期宝”的产品,用户充值“活期宝”除能享受货币基金的收益外,还可用其归集工资卡储蓄、实现“余额转卡”;新浪推出“微银行”服务,用户可在新浪微博的“微银行”上办理资金转账、汇款、信用卡还款等业务;华夏基金在微信平台上推出“小华小夏”交易账号……种种类似的业务纷至沓来。如果说在“余额宝”推出之前,互联网金融尚属边缘,那么现在互联网金融这个概念已经被前所未有地推向了潮流的前端。
而在此前,由阿里巴巴的马云、中国平安的马明哲、腾讯的>马化腾联手设立的众安在线财产保险公司已取得了保监会的批文,进入正式筹建期。众安在线的牵头方为阿里巴巴,持股比例19.9%,是最大单一股东;中国平安、腾讯分别以15%并列为第二大股东。“三马”联手试水互联网金融,传统金融企业与互联网公司高调合作,可以看出金融触“网”已然势不可挡。
这一新浪潮可能催生的互联网金融新业态和大市场,令各方兴奋不已,亦引发了争议和忧思。“互联网时代正在迅速地改变传统的商业模式和组织形式。”一位国有银行高层表示,未来五年到十年,互联网金融会有很大发展,这将深刻地改变着目前的金融格局。互联网金融具有尊重客户体验、强调交互式营销、主张平台开放等新特点,且在运作模式上更强调互联网技术与金融核心业务的深度整合,银行在经营模式及业务流程上面临深层次变革。
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对此颇有心得,9月18日他在“手机钱包”产品发布会上表示,“银行业本身具有IT属性,信息技术之于银行业如同空气一样,须臾不可或缺;历史上每一次通信技术的变革,都会带来银行的变革。”
金融脱媒
实际上,从第三方支付组织的崛起开始,银行作为社会支付平台的地位便被大大削弱,金融脱媒的进程,也早已悄然开始。银行最早由支付起家,客户为了支付的目的,把钱存在银行,银行有了存款后,逐渐衍生出贷、汇业务。而在IT技术与电子商务的共同孕育下,第三方支付组织顺势而生,并迅速壮大,业务范围涵盖了网上支付、银行卡收单和预付卡发行等。同时,第三方支付方式呈现出越来越便捷的趋势,去年,腾讯宣布打通旗下财付通与微信的应用通道,这意味着其2亿微信用户可通过扫描商户二维码的方式付款,并享受折扣优惠。未来,两者的合作还将实现微信用户之间转账。业界人士预计,未来几年第三方支付交易额将迎来爆炸式增长,业务占比会不断提升。这对于银行而言,无疑是生死攸关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