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树时代(深圳前海小树时代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是为年轻人提供金融服务的大型综合平台。深圳前海小树时代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于2014年在深圳前海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小树时代为专注于年轻人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
北京大学中国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卢锋
和讯>网贷消息 和讯网贷、君领财富今日下午在北京联合发布《中国>财富管理报告(2013-2014)》。该报告以中国经济新政为大背景,以“应变”为主题,充分评估了“克强经济学”给各>出借领域带来的冲击和变化,并提供了富有针对性的网贷指导,是业界首份以大类资产配置为核心的报告,也是首份将金融出借和实物出借融为一体的财富管理报告。
北京大学中国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卢锋在报告会上表示,财富创造的源泉是什么?它的根源是什么?我觉得中国过去几十年,它这样一个发展过程活生生给我们一个经验和案例,展现了财富背后的本质和根源。它的根源从经济学的增长理论无非是三个方面,提高收入、提升劳动生产率这样一个现象背后的根源。
以下为演讲全文:
卢锋:谢谢主办方邀请,今天听到各行各业的>出借网贷问题的介绍,非常有启发。但让一个经济学家来谈出借网贷的问题是非常有风险的,道理很简单,经济学家在出借网贷方面能够看到的记录不是特别乐观。有名的经济学家
凯恩斯据说赚过钱,但是出借赔得一塌糊涂的人大有所在。总之,乏善可陈。但经济学家与财富问题又有不解之缘,我们如果读过最早的一本经济学原理教科书1890年剑桥大学的教授马歇尔写的《经济学原理》,他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说经济学是研究人的学问,而财富和宗教是影响世界历史的两个最基本的力量,在这个意义上作为搞经济学的研究人员也可以从这个角度探讨一下财富问题。
我想讲一个问题,财富创造的中国故事,我想从这个角度来谈一下经济学研究的角度对财富的一些看法。什么是财富?各位是网贷创造财富的专家,可能对财富的问题有很深入的理解,但是从经济学家的角度定义什么是财富,它实际上是一个发展过程。最早的经济学家亚当私密定义财富就是一个国家一年内劳动和土地所创造出的产出就是财富,各位觉得他说的对吗?我个人觉得这个定义直接看可能是有问题的,但深刻思考又是有道理的。我们先看为什么直接看是不对的,刚才马学东先生给我们介绍很多财富,财富价值增长非常快,像李可染先生的那一幅画现在已经到了几千万,显然那一年卖的那一幅画是财富,但不是当年的产出,当时的交易费用可能是产出,但整个这一幅画是在六十年代就创作出来了。所以,亚当斯密讲的财富定义是把当年产出作为财富,这从经济学常识来讲是有问题的,因为当年产出是一个流量,而财富是一个存量。无论是物质财富、金融财富或者货币表达,亚当斯密和我们的理解并不一致。但是在深刻思考这样一种从收入到财富有它一定的道理,现在我们面临庞大的财富堆积,任何一个时点都有无穷大的财富总量,它怎么来呢?它无非是过去很多时期人们的收入拿出来一部分通过储蓄、出借然后变成财富,在这个意义上说,财富又离不开任何一个给定时期的收入。所以,每个国家的人均收入高,你的劳动生产率高,你在现在任何一个时点,你的财富总量也高。我最近一直在跟踪研究
美国经济,我注意到美国每个家庭平均净财富大概是64-65万>美元的规模,在金融危机的时候曾经下降到55万美元规模。我顺便说一句,我感觉要从美国经济现在来看其实它有一些问题,只不过我们现在对这些问题可能认识得不够。
中国是多少呢?我们没有专门研究过,也没有专门计算过,我的估计一定要我拍脑袋,我宁愿拍一个数,城市居民家庭大概是40-50万,考虑农村可能也就是30万的规模,你可能只有美国财富总量的1/15到1/20。为什么有这样巨大的财富差别呢,说白了还是美国发达的早,在一段时间内他劳动生产率高,他积累多,财富就多,所以这还是和收入、生产率有关。假定一个中国家庭有20-30万的净财富,但倒回到中国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居民家庭基本没有财富,那时候很有限的一点存款,房屋都不是自己的,所以,我们今天谈的这些在那个时候都免谈。当时平均一个家庭只有500元的财富,折到今天是3000元,和现在的30万差了很多倍。这个财富增长很快。很简单,在过去35年中国收入增长率提高非常快,所以,我讲到这里觉得给我们非常重要的一个启发,财富创造的源泉是什么?它的根源是什么?我觉得中国过去几十年,它这样一个发展过程活生生给我们一个经验和案例,展现了财富背后的本质和根源。它的根源从经济学的增长理论无非是三个方面,提高收入、提升劳动生产率这样一个现象背后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