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树时代(深圳前海小树时代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是为年轻人提供金融服务的大型综合平台。深圳前海小树时代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于2014年在深圳前海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小树时代为专注于年轻人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
许娓玮
受国家楼市调控政策的影响,今年以来房地产>信托一直表现萎靡,而房地产信托的集中兑付>风险也不断地引发市场担忧,仅7月份,就有中诚信托和中融信托旗下的7款房产信托提前清盘,这更拨弄了信托市场的紧张神经。房地产信托的不景气促使信托寻求新的转型,基础设施信托成了市场新宠。
“目前,房地产信托受到限制,已经降温,在这样的市场环境和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信托公司把重点转向了基础设施信托。”用益信托研究员王利告诉本刊记者,这种增长的势头在未来一段时间依然会延续,基建信托可能会像房地产信托一样火。
国际金融>出借家联合会执行主席孙飞表示,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与房地产信托一样,基础设施信托未来会有较大的发展与空间。
房地产信托风光不在
2011年下半年以来,房地产信托的兑付风险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部分项目的风险显现,一时间,传言此起彼伏,房地产信托的兑付风险不时地拨弄着信托市场的神经。今年上半年有33款房地产>信托产品提前清盘,而在7月,中诚信托和中融信托旗下的7款房地产信托提前清盘,涉及资金高达27.4亿元。
“与2011年房地产信托受到市场追捧的情形相反,进入2012年之后,房地产信托的热度开始出现了明显的降温。”利得财富管理中心的研究员表示,今年下半年到明年初是房地产信托集中兑付期,兑付压力比往年要大。
今年上半年以来,房地产信托逐渐呈现出低迷状态。前7个月成立2244款集合信托,融资规模约为3602.22亿元,其中房地产信托规模占比仅为21.67%,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下降了约24个百分点。业内人士认为,房地产政策的调控是地产信托规模占比下降的主要原因,目前监管层要求每只房地产信托计划都要报批,而在报批的过程中,各属地银监局都会对房地产信托的资金监管提出很多要求。
“尽管房地产领域和基础设施领域资金需求依然旺盛,但是出借者却对房地产信托心存余悸,房地产信托成立的数量和规模会相对缓慢,甚至维持负增长。”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基础设施信托表现活跃
就在房地产信托遭遇挫折的时候,基础设施信托开始逐渐升温。用益信托数据显示,基础设施信托的总成立规模在上半年达到701.48亿元,同比增长168.77%,成立的产品数量达304款,同比增长了101.32%。
基础设施信托真正热销从今年二季度就已经开始。5、6月份,基础设施信托的月成立规模分别高达176.49亿元和221.59亿元,两个月的成立规模占到上半年总数的56.75%。根据格上网贷的统计,7月份,共成立信托产品112只,其中投向基础设施的有30只,占比达到26.79%,仅比房地产信托少发行1只,处于第二位。
除了发行数量逐渐增多,基础设施信托的预期收益率也可与房地产信托媲美。在存贷款利率下调、整个集合信托市场收益率普遍下滑的情况下,基础设施信托的预期收益率较以前却有所提升,和房地产信托一样都是过10%的高收益产品。7月份发行的2年期基础设施信托的年化收益大部分都在10%以上,平均为10.04%,最高的年化预期收益达到12%。
“基础设施信托发行比较好的原因是基础设施一般主要由政府出借,信用等级较高,安全性较好,有利于信托公司设定信托产品风险防火墙,保障出借者出借安全。”孙飞表示。
7月18日,毕马威发布的《2012年中国信托业调查报告》指出,基础产业信托在未来几年仍将会是推动信托发展的三大领域之一。从2011年的情况来看,保障性住房、高速公路、机场、地铁等基础设施项目成为新的业务增长点,一些信托公司也开始开发城镇农村市场。
不能盲目追求“政府背景”
今年以来,经济形势不景气,为了保增长,各地基础设施新增项目较多。此外,地方债务平台的存量债务到期,在土地财政吃紧的情况下,债务展期和借新还旧成了地方政府的必然选择,但是银行对借新会有较苛刻的条件,信托无疑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基础设施信托都有地方政府显性或隐性做担保,加之集合信托的“刚性兑付”要求,很多人认为基础设施信托风险很低,甚至没有风险,因此基础设施信托也受到了出借者的追捧。
对此王利认为,由于基础设施信托产品有政府背景,市场普遍认为其信用风险相对可以控制,但是并不代表完全没有风险。
“基础设施信托作为政府背景的金融产品风险相对较小,因为政府信用等级较高,还款相对有保证。”孙飞表示。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在金融市场中,政府背景的产品并非万无一失。出借者最好仔细了解其所投向的领域,挑选财政收入状况好、结构健康、负债率低的项目。“基础设施信托的风险靠政府担保,出借者应该关注政府的财政收入,其次要看土地使用权抵押。”王利提醒出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