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树时代(深圳前海小树时代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是为年轻人提供金融服务的大型综合平台。深圳前海小树时代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于2014年在深圳前海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小树时代为专注于年轻人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
楚天金报讯(记者邹斌摄)
□本报记者蒲哲
事实上,小微贷争夺的战场,远不局限在白沙洲这样的专业市场或者园区。
今年以来,伴随着国家对小微企业政策倾斜,包括五大行在内的国有行等银行机构加入到对小微企业争夺战中。“参战方”的增多,也让战场开始向各个方向蔓延,除了最先被开辟出来的专业市场、园区之外,也有银行引入了“扫街”的模式,而地方商会、商业协会也都成为了银行的突破口。当然,不少银行借助政府资源的优势,引入>风险金补偿增信。看起来,一场关于小微企业>贷款的争夺战,也正日渐胶着。
一旦合作,授信额度动辄数十亿
银行“公关”商会等民间组织
“现在商会行会,往往都有银行的影子。”昨日,省服装协会一位负责人这样告诉记者,早几年的话,往往是求都不一定能求来。
的确,如今地方商会、行业协会已经成为了银行的“必争之地”。就在10月1日,武汉十堰商会成立,农行、中行、交行等银行机构,共同为这家刚刚成立的商会授信了235亿元。如此大手笔,银行看中的正是商会旗下300多家会员企业资源。
无独有偶,今年5月26日,民生银行与武汉南安商会成立小微合作社,并当场发放了三张50亿元的支票。据了解,武汉南安商会共有会员1300名,在湖北>出借已超过600亿。“这就像个鸟巢。”一家商业银行人士,向记者描述了这种模式的好处。从担保过程来看,由于建立在集群内部企业间的信任与合作基础之上,担保审批人接近申请人,可以对申请做出确切的评价,减少交易成本。从贷款风险来看,由于风险在多个企业间分摊,使风险得以分散。就像鸟巢,拆散来都是干枯的小树枝,但通过搭建一个组织严密、相互交错的树枝网络,就能成为具有巨大承托力的“鸟巢”。
小微企业当然也能获得好处。“降低了企业与银行的沟通和交易成本。”在与南安商会合作时,民生银行武汉分行工作人员这样介绍。南安商会会长李良机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建材生意为例,很多商户以季度为周期与厂家订货付款。他介绍,50万元可维持一年的销售,一年周转4次,相当于产生200万元的销售额。商户除了获得销售利润外,还可以从厂家拿到返点。若商家贷款200万元,一次性将一年的货定下来,利润不变,但从生产厂商拿回的返点,往往可以增加一半。“这相当于增加了利润。”
正是这种双赢的合作机制,让众多银行都盯上了商会、协会类的民间组织。仅是在民生银行武汉分行,就已在全省成立类似专业合作社多达126个。“为了降低风险,扩大收益,银行更偏爱批量客户。”华夏银行一位相关人士告诉记者。所谓批量客户,主要指的是围绕市场、商圈、平台以及供应链上下游的小企业。
主动出击,为客户送钱上门
小微贷开启“扫街模式”
小微贷争夺的战场正在扩大,在战场中,也有银行独辟蹊径,将目标客户瞄准了更为广阔的“散户蓝海”。“老板你好,我是银行的员工,主要是看看您有没有贷款需求。”昨日,武昌小东门一建材市场上,一位银行员工正在逐户拜访市场的老板们。银行主动上门询问要不要贷款,而且上门的银行工作人员明确地说,可以采取无抵押的形式,这在不少经营者看来有点不可思议。
实际上,在武汉农商行,这样的拜访几乎天天上演。该行微贷中心负责人万国庆称之为扫街模式。据介绍,每周微贷中心的客户经理,需要扫街三小时以上,通过这种方式发掘的客户占到相当大的比例。
汉正街的胡女士在武汉经商多年。一直以来,下游客户经常压款,尽管新订单源源不断,但胡女士每个月都要靠回款来周转维持生意,总也做不大。武汉农商行微贷中心客户经理上门服务,提供微小富业贷产品,可以向她提供5000元-50万元的周转资金,快速简便,解了她的燃眉之急。
在进行店面调查后,农商行工作人员清点她的所有存货,最终,该行为胡女士量身定制了最适合的贷款金额和期限,第三天就批完15万元的贷款,在资金的注入下,胡女士的生意越来越红火。
而对银行而言,“扫街”收获了源源不断的三农和小微客户群,截至今年上半年,武汉农商行实现累计投放小微企业贷款742亿元,全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293亿元。“这一业务的开展值得鼓励。”湖北大学金融系吴秋实博士表示,这种新服务的创新,有益于银行业的发展。相对于大型银行而言,中小银行在发展关系型融资上具有比较优势,应该在战略上避免与大银行过多地在高端用户市场竞争,应专注于开发新贷款技术和相应的风险管理,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寻求风险补偿,寻找政府采购对象
政府资源成争夺“新战场”
“政府参与的确能很大程度上加速融资难问题的缓解。”对于小微贷款市场竞争趋于激烈的态势,吴秋实博士表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困难,也不能光依赖于银行的服务创新,需通过政府参与、担保体系完善以及银行监管部门降低对中小微企业贷款门槛等各方面共同努力。
这也与不少银行的思路不谋而合。今年以来,随着国家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政策关注,包括不少国有大行在内,更多的银行机构开始发力小微企业贷款。相较于小的股份制银行,国有大行在与政府合作上的优势明显,这也成为这些银行推出小微企业贷款产品的着力点。
武汉思创化工机械有限公司位于武汉市新洲区,该公司今年以“助保贷”形式,从建行汉口小企业经营中心获得贷款500万元,抵押物折后总额为200万元。而在以往,这价值200万元的抵押物,最多能获得100多万元的贷款。据介绍,这主要得益于新洲区政府的1000万元风险补偿金,政府补偿金和企业保证金的共同增信,使得贷款门槛大幅降低。
这一合作模式推出仅8个多月,截至8月15日,建行已与全省18家县市(区)政府达成了“助保贷”业务合作,通过“助保贷”业务支持了近百户小微企业客户融资需求,金额超3亿元。
不过,贷款无足额抵押,出现风险怎么办?据介绍,一旦逾期,银行先用企业助保金代偿,当助保金不足时,由政府风险补偿金代偿,银行同时向贷款企业追偿。建设银行总行小企业部负责人在汉表示,全国建行累计投放助保金贷款近100亿元,未出现一笔>不良贷款,未让政府补偿资金损失。
这种合作模式的优势显而易见,最早将小微贷款作为银行战略方向的民生银行,今年与老河口市政府合作,设立了中小微企业产业发展>基金,预计基金规模可达10亿元。“不过,也不是所有政府都愿意与银行合作。”一家股份制银行武汉分行信贷部门人士告诉记者,该行推出了针对中标政府采购业务小微供应商的贷款产品,仅需要相关政府部门一个付款时间的确认,这些小微企业就能获得资金周转,但实际操作中,有的地方政府并不理解,对于这样的简单的确认,也比较难以获得。
(原标题:银行“倒追”商户放贷款江城上演小微贷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