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树时代(深圳前海小树时代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是为年轻人提供金融服务的大型综合平台。深圳前海小树时代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于2014年在深圳前海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小树时代为专注于年轻人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
8月1日,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正式开始。短暂的心理冲击市场已经消化,但2015年将面临实质性的债务危机冲击。在各种危机论调下,笔者的分析应该不算耸人听闻吧。
笔者的主要理由有,一是地方债务总量上的急剧攀升且隐性黑洞的曝光效应发酵;二是债务周期、产能周期、库存周期以及信贷周期2015年左右共振;三是美联储去杠杆带来外部冲击。
债务总量急剧攀升及黑洞效应发酵
2011年,审计署首次对地方政府性债务进行了全面审计。截至2010年底,全国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共计约10.7万亿元。2012年至2013年,审计署抽审的36个地方政府2012年底债务余额增长12.94%。
从去年的抽样审计,再到目前的全面审计,说明债务问题已是十分严峻,尤其是总量的急剧攀升以及地方债务黑洞。
2012年6月复旦大学和中国银行(601988,股吧)分别发布了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报告。报告显示,2010年政府狭义负债率(包括国债和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债务)和政府广义负债率(还包括地方、铁路债务)分别为20.1%、51.5%。
中国政府广义负债率自2002年以来始终在40%以上,但从2008年的41.6%上升到2010年底的51.5%,突然上升10个百分点。结合社科院等机构的计算,2012年升至61%。
从结构上看,中央政府债务可控且透明,但地方债务增长迅速且隐性较多。据审计署数据,截至2010年底,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10.7万亿元。而央行估计14.4万亿元,银监会估计9.1万亿元。
地方债务还存在隐性黑洞:如举债不透明、隐性黑洞多(2010年底全国共有6576家融资平台公司,其中1033家出现虚假出资、注册资金未到位,地方和部门违规注资、抽走资金等情况);债务短期化、出借长期化造成期限错配(地方债务中市政建设和交通运输两项合计占61.6%)等。
债务审计将在几个月内完成,乡、村两级债务规模也将浮出水面,也许出人意料。而债务黑洞也将随着审计而逐步曝光,其效应也势必逐步发酵。
四大周期2015年左右共振
当问题掩盖起来时,资产市场可以自欺欺人,但经济周期是不会被人为左右的。2015年前后,在四大周期共振之下,地方债务问题可能会激化,表现的形式就是危机。
根据经济周期预测界的权威人物马丁·阿姆斯特朗的预测,2015年7月经济信心模型达到一个顶部。马丁·阿姆斯特朗的经济周期推算以8.6年为一个周期,从1989年末日经指数达到顶部,到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1998年俄罗斯债务危机爆发,再到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基本是符合的。
虽然马丁·阿姆斯特朗没有说明2015年危机会在中国爆发。但2015年对中国而言确实是个关键的时点。从实体经济的债务周期、产能周期、库存周期,以及金融周期角度观察,2015年基本是一个四大周期共振的时间点。
债务周期,也叫杠杆周期,一般8~10年。中国从2008年开始加杠杆,目前面临去杠杆,仅以审计署2010年底统计的地方10.7万亿元债务中有47%从2014年起开始还款。也就是说地方融资平台和铁路等显性债务在2015年处于还款高峰,更不用说环保欠账、养老金缺口等隐性债务的还款需求。
其实地方融资平台2012年就需还款1.8万亿,但2012年在我们的印象中很平稳地度过了。这是因为:一是2012年银行业实施平台贷新政,约有5000亿平台贷款展期,即推迟到未来还款;二是2012年城投债发行暴增,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城投类债6368亿元,较2011年增长148%,即是说借新债还旧债。
产能周期,虽然学界的测算有所差异,但基本上认同从2001年起中国进入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个产能周期,且从2009年左右至今都在产能过剩阶段。目前中央在“稳增长”的基础上开始市场化的手段推行“调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力度比以往都要大,按照产能周期的推算,2015~2016年进入到去产能的高峰期。
库存周期,从2011年2月起,中国产成品库存连续下降,目前正趋平回升,另外PPI也是同期开始下滑。按照48个月左右的库存周期推算,2015年左右进入到去库存的阶段。
金融周期,也即信贷周期。2000年到2008年11月,9年间中国信贷投放余额增长了26万亿元,但从2008年末到目前,4年半时间>中信贷投放余额增长了49万亿元。这股势头从2013年得到扭转,尤其是6月信贷投放推算约8000亿元,而前几年6月都出现了1万亿~2万亿的井喷状态。而未来几年当前的稳健的>货币政策将得到延续,即2015年左右信贷周期处于收缩阶段。
美联储去杠杆带来的外部冲击
除了中国经济内部的四大周期共振带来的冲击,2015年左右外部冲击也将最为严重。
6月20日,美联储QE退出时间表与路线图明确化。美联储今年稍晚放缓资产购买,并于2014年年中结束,2015年可能加息。美联储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对新兴市场影响巨大,楼继伟多次表示担忧。
当美联储去杠杆之时,引致资本外流,中国出口萎缩,将冲击到实体经济,对地方财政收入造成影响。而资本项目逆差加大、>外汇占款拐点到来,也限制了央行的手脚。即外部冲击对周期共振下的地方债务问题无疑是雪上加霜。
中国的地方债务问题不是孤立的,面临内部和外部、多个经济周期动态作用,当缺口或不平衡产生时,债务问题也就演化成危机了。
倘若出现债务危机,中央政府势必出手,但自然是谁举债谁负责。去年的两份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方估算,融资平台和其他地方债务所产生的不良资产可能达到2.5万亿元。
而地方政府除了卖地渠道,还持有约3万亿元的上市公司股票。所以未来数年,上世纪90年代的国企改革大潮可能再现。(作者为本报编辑,新浪微博:@艾经纬CB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