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树时代(深圳前海小树时代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是为年轻人提供金融服务的大型综合平台。深圳前海小树时代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于2014年在深圳前海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小树时代为专注于年轻人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
一项民间机构衡量中小企业景气度的数据再一次的加重了中国经济的忧虑。
5月23日,汇丰发布的初步调查显示,5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将从4月份的50.4跌至7个月来的最低点49.6。下滑态势比预期糟糕,PMI降至50以下表明,中国工业活动开始收缩。
一些分析师将令人失望的PMI数据视为未来增长前景的积极信号,提出这些数据可能促使政府拿出更多政策提振经济增长。
PMI新低或引发刺激政策
瑞穗证劵经济学家沈建光则表示,“PMI下降对中国经济发出警告,低估了经济减速的速度。”
PMI最让人担忧的是,新订单与就业指数下降似乎源于国内需求暴跌,而不是外部疲软。
“我预计从6、7月份开始,中国政府将转而采取更加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减税增支。”沈建光表示。
如果政府确实增强对经济的财政支持,这将标志着脱离目前的等待模式。法国兴业银行(601166,股吧)分析师姚伟表示,政府眼下只会实施“审慎宽松”的政策,这让她对经济前景持悲观态度。
姚伟认为,“金融市场迫切期盼出现短期积极刺激因素,但这可能只能来自改革进展了。”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预计,央行将坚持中性的>货币政策,今年全年利率和存准率将保持不变。
但令人担忧的是,单纯信贷刺激已经出现乏力的现象。2013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中信贷泛滥,但并未推动经济增长,这似乎表明将无法通过更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刺激增长。
根据央行统计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的信贷总量(被称为“社会融资总量”)同比增长58%。
“这件事最令人担心的方面并不是增长疲弱,而是增长在信贷发放猛增的背景下疲弱,”环球通视经济学家阿利斯泰尔·桑顿表示。
朱海斌指出,这表明信贷刺激更要针对性。目前多个工业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仍较严重,拖累了经济的周期型复苏步伐,5月PMI预览值回落表明近期工业活动增速可能较小。
“制造业产能过剩问题没有解决,而且去年政策保增长时,有些行业反而加重了产能过剩。”野村证券中国区经济学家张智威说,“目前很多企业现金非常充沛,但没有进入实体经济,而是拿钱去买融资产品、网贷产品,因为实体经济回报率太低。”
尽管经济处于减速区间,但从目前政策信号来看,短期内出台刺激政策的机会不大。
不过,就在五月中旬,财政部下拨超千亿元资金支持中国保障房建设,这也被视为政府稳增长的一个信号。
“从"两会"设定的M2增长目标,以及一季度数据公布后召开的国务院和政治局会议来看,政策当局更担心金融>风险。”张智威说,中国过去5年的杠杆率已经上升了34%,这还只是银行表内业务,若加上表外业务,一共上升了60%。中国不能再像过去那样通过提高杠杆率来扩大>出借,否则金融风险会很高。
汇丰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指出,财政政策层面,前四个月财政盈余超过7000亿元,此外还有超过3万亿元的财政存款,这意味着财政政策加大稳增长力度的空间仍十分充裕。
“如今刺激政策的有效性大幅减弱,我们认为后期政策可能会加快供给管理,从而使经济保持在一个窄幅区间内。”屈宏斌说。
进入五月份,中国政府采取了措施,使私营企业的出借项目更加容易获得批准,这是中国政府为让经济更加健康地发展而实施的另一项政策。尽管分析人士欢迎这一举措,但他们也表示,政策要见效,即使不用数年之功,也得需要数月时间。
PMI连续下降或难改全年增长目标
目前多家机构已经开始下调对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测。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表示,2013年中国经济仅能保持温和增长,预计全年GDP增速为7.6%,且经济潜在增长率将继续长时间、缓慢走低。
去年中国经济增幅为7.8%,是10年来最低水平。今年年初,多数分析人士预计今年的经济增幅将恢复8%,但前5个月增长不稳定,很多人预计增长将再次下滑。
不过,在英国米德塞克斯大学商学院高级讲师刘阿英看来,现在下调中国全年经济增长幅度是为时过早。她认为,今年四五月份中国PMI指数下滑表明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并不能成为对2013年中国经济增长持悲观态度的理由。就全年来看,实现7.5%的增长率是完全可能的。
在刘阿英看来,对于2013年中国经济增长目标的悲观,无非是基于2013年第一季度的GDP增长率是7.7%,比去年同期的7.9%降低了0.2%;以及四五月份PMI的下滑是在大量信贷发放的背景下发生的。
这种担心似乎很有道理?但刘阿英却认为,这种担心有些过于敏感,甚至有些多余。“不可否认,PMI指数基本表明了四五月份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这些还不能,至少暂时不能,作为对2013年全年中国经济增长持悲观态度的理由。”
她认为,经济增长本来就是一个波动的现象,而且这种波动曲线变化每一年都有不太相同的>走势,没有理由因为一两个月的下降或者上升而过分敏感地去悲观或者去乐观;“风物长宜放眼量,有时候今天的后退是为了明天的前进,应该关注的是全年的走势。”
事实上,相比GDP而言,采购经理指数是一个快速及时反映市场动态的先行指标,它包括制造业和非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与GDP一同构成宏观经济的指标体系。
据了解,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是一个加权的平均指数,其体系共包括11个指数:新订单、生产、就业、供应商配送、存货、新出口订单、采购、产成品库存、购进>价格、进口、积压订单。
从四月份的PMI来看,其下降主要是由于新订单,新出口订单,和进口下降所致,因此,它还不能表明其他如生产、就业等方面情势的恶化。相反,四月份采购价格的PMI下降了10.5%(从50.6%到40.1%),“意味着通货膨胀压力大大减小,这对企业和消费者倒是利好消息。”刘阿英这样认为。
值得一提的是,在以9.5%左右的速度增长了30年后,大多数经济学家和中国政府都已经认识到,中国有必要也应该调低增长速度,来提高增长的质量;也就是说,对中国这样一个飞速长成的经济巨人,虚胖是危险的,逐步减肥是必要的。
“之所以在过去几年减速比较慢,一个主要原因是庞大的就业压力。”刘阿英说,但是,今后随着农村适龄转移人口渐趋枯竭以及整个人口结构老龄化日趋严重,这种劳动投入的增长率将趋于下降,虽然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也将长期存在。
正是基于上述原因,中国政府把2013年的经济增长率定为7.5%。“过去的经验来看,即使第一季度GDP增长率略低于该指标,但就全年来看,实现7.5%的增长率还是完全可能的。”刘阿英表示。
同时,从结构调整的角度看,刘阿英认为,在一段时期内,降低增长速度是必然的。
经过30余年的发展,中国制造业已趋于饱和,大量人口和资源需要向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转移。但研究显示,中国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远低于制造业。越来越多的劳动和资源从制造业向服务业的转移,“这就意味着中国经济总体的劳动生产率下降,经济增长率由此也进入下降通道。这是宏观调整必须经历的阶段。”刘阿英认为。
因此,对四五月份PMI指数的下降,无需惊呼,“我们需要静观未来四个月的变化趋势,再言2013年的中国经济。”刘阿英如是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