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树时代(深圳前海小树时代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是为年轻人提供金融服务的大型综合平台。深圳前海小树时代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于2014年在深圳前海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小树时代为专注于年轻人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
2013年前三季度,主板意兴阑珊,但中小板和创业板却异彩纷呈。按理说,除了那些出身为资源、地产之类的>基金,对大多数基金而言,已经逝去的200个交易日中是有机会施展拳脚的。可结果却让人大感意外,不少>基金经理就是陷在旧有思维模式中,无法自拔,业绩下滑,职位濒危。为什么有的公司能一骑绝尘,有的却一落千丈?
中小公司业绩分化
大型公司保持稳健
最能体现>基金公司>出借管理能力高下的品种,不是货币基金,不是债券基金,也不是指数型基金,而是具有主动管理弹性的股票型基金的整体盈利能力。所谓整体,不是某一只两只基金,而是旗下所有股票型基金的加权表现(即考虑了规模大小对于操作难易的影响).
为了具有可比性,《出借者报》剔除规模过小的基金公司(旗下少于3只股票型基金的公司),以2013年前三季度净值加权,计算各基金公司股票型,白酒股一落千丈,导致该基金净值迅速下滑,接近同类后10%。重仓股名单也与基金名称的“中小盘”有着较大出入,如贵州茅台、五粮液、万科A、上汽集团等,这些流通市值都在千亿元左右的公司,无论如何都称不上是“中小盘”。
交银主题基金更悲催。2012年前三季度,在137只基金中排名第16,在前10%,重仓的煤炭股赚得不少利润,可惜这样的好光景2013年无法复制,持股延续旧有风格,前三季度在其他众多基金净值上涨40%、50%的好年头中,该基金净值却下跌15%,在全部146只同类基金中倒数第一。6月7日,原基金经理之一>史伟离任。
业绩持续落后小心“饭碗不保”
今年前三季度排名后1/3,去年同期也是如此,很有可能两年成绩都泡汤了。据我们所知,不少公司考核基金经理业绩以两年为一个周期,如果两年内排名在垫底区域,基金经理就该挪挪位置了。至三季度末,濒临此类险境的基金共有28只,已有13只在今年内更换了基金经理,看来还在操刀的15位基金经理,要想想办法了。
此类基金中业绩两次垫底的最差3只基金,都已更换或增聘了基金经理。比如,中海能源策略2月8日增聘新经理王巍,上任时间已经超过半年,但效果依然一般。
当然。也有换人效果显著的。6月中旬,长城品牌公司出借总监杨建华接替杨毅平,上任后公布的半年报中,杨建华对上半年业绩垫底表示歉意,表示要调整持股仓位和结构,在快速增长的行业中找机会,近3个月的排名提升了70多名,有着明显改观。
基金的业绩比较基准是基金合同中自己规定的,基金跑输自己设定的及格成绩线,比输给同行还要无话可说。
34只基金前三季度跑输业绩基准,其中有10只跑输10个百分点以上,分布在中欧、国海富兰克林、东吴等公司。
中欧中小盘和国海富兰克林中小盘都是业绩快速下滑的基金,分别跑输业绩基准23%和17%。东吴行业前三季度净值下跌16%,跑输业绩基准14%,这只基金是铁杆煤炭迷,仓位配置中,一直有40%以上煤炭股,偏偏煤炭股今年最疲软,从半年报中看,基金经理任壮也对煤炭股进行了可能是高抛低吸的操作,例如神火股份、盘江股份,都是有买有卖。无奈大趋势向下,波段操作的最好效果也只能是减亏,还是难以跑赢业绩比较基准,做到盈利更是“水中月,镜中花”。
业绩的提升虚无缥缈,职位上的危机感可就实实在在逼近眼前了。不拿基金经理先开刀,基金公司的掌门人如何向股东和出借人交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