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树时代(深圳前海小树时代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是为年轻人提供金融服务的大型综合平台。深圳前海小树时代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于2014年在深圳前海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小树时代为专注于年轻人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
通讯员张玲霜记者尤成勇
似乎,在外界眼中,这是一家“高调”的银行。
当>贷款收紧,>利率高企,小微企业融资愈加艰难时,它第一个站出来,率全市之先推出“实业宝”贷款,下浮利率,10亿元信贷资金驰援小微;
当因为银行网点缺位、农民办理一些简单的银行业务要跑远路时,它主动请缨,在全省独家试点村级>金融服务,在瓯海全区开了100家“微银行”,实现金融便农服务“零空白”,让村民不出村就能在家门口享受便捷的金融服务;
当温州民间借贷余波犹存,企业“找担保”难问题凸显时,它又再一次打破常规,自己砍掉一些烦琐的贷款流程,推出了“便利贷”,让小微企业贷款能当天续贷就能当天发放;
而它更“出格”的事,年底,大多银行都在停办业务的时候,它却在温州各大媒体上高调地打出广告,推出了“贷款预约大行动”,安排28亿元信贷资金,请明年有贷款需求的小微企业和广大农户来预约。
它的每一个“高调”举动,总是能带给同业不小的震动。连它的竞争对手都感叹:难怪瓯海农村合作银行业务做得这么好。
这就是瓯海农村合作银行留给外界的2012年记忆。
“投身金改,从点滴做起!”这是瓯海农村合作银行在媒体广告上公开打出的标语。在瓯海农村合作银行人的认知里,点滴之水汇成大海,所谓点滴,就是从自己能改变的地方做起,把自己擅长的事情做好、做专、做广,哪怕只是让客户感觉贷款更方便了,银行服务态度好了,这也是改变。
倾心服务“三农”发展,做服务“三农”的主力银行
建百家村门口的“微银行”
在瓯海有近十万的社保、林补、粮补农户,这些农户大多居住在偏远地区,距离金融机构较远,为了取几十块钱的补贴,往往要花上好几个小时的时间和十几块钱的车费,既费时又费钱。为了有效满足偏远地区农户的金融需求,去年5月份以来,瓯海农合行在全省银行业中率先试点便农自助终端,并在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农村、商店等人口较密集的地方布放便农自助终端,将小额存取款、水电费代缴、转账、余额查询等基本金融服务纳入便农终端内,有效填补了农村金融服务的空白。
在泽雅镇西岸便农服务点取钱的88岁的潘宝英老奶奶感慨道:“年龄这么大了,去十几公里外的源口取钱非常不方便。这里公交车少,一个来回要一两个小时,而且,年纪大了腿脚也不方便,公交车的台阶这么高,根本就上不去。现在来这里取钱,几分钟就好了,真是太方便了。”
这些便农服务点无论是从外形上看还是从功能设置上看,都像一个“袖珍”型的银行,被各大媒体以及当地农户亲切地称为“微银行”、“迷你银行”。而且还被写入政府瓯海区政府工作报告内,列为瓯海区十大民生工程之一。
截至去年底,瓯海农合行已经在泽雅、仙岩、丽岙等偏远地区设立了100个便农服务点,全年累计为农户提供金融服务超过12万次,总交易金额1.11亿元,为当地农户提供了实实在在的金融便利。其中6个便农服务点月均业务量超过500笔,最高月均业务量达到855笔,有效填补了农村及边远山区的金融服务“盲点”,为瓯海区十万社保、林补、粮补农户提供了方便。
倾力支持新农村建设
近日,瓯海农合行为黄屿村三产安置房项目发放了一笔1000万元的支持新农村建设贷款,至此,该行已经为该项目发放了共计5000万元的支持新农村建设贷款。三垟街道黄屿村村支书郑超说:“瓯海农合行对我们项目很支持,放贷款速度又快,利率又优惠!”
黄屿村三产安置房建设是一项涉及1000多户居民的大工程,需要项目资金约8个亿,资金来源除了村民集资、政府出资外,还有一大块就是从银行融资。该村资金缺口约7000万元,瓯海农合行得知此事后,就专门召开专题会议讨论贷款利率优惠问题。后来该行将贷款利率下调。黄屿村村支书郑超乐呵呵地说:“在瓯海农合行贷款,3年为我们这个项目节省了近300万元的利息支出,真是个好银行!”
除了支持新农村建设贷款外,该行还推出丰收安居乐贷款、丰收小额农贷卡、低收入农户贴息贷款、移民创业贷款等十余种涉农贷款。仅去年一年,该行就发放涉农类贷款超过73亿元,占该行>贷款余额的56%。
全心服务实体经济,做服务企业的伙伴银行
“实业宝”厚贷实体经济
2011年温州爆发的借贷危机给企业融资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针对融资难、原材料涨价、人民币升值等因素,该行推出“实业宝”贷款,安排10亿元信贷额度专贷实业小企业。根据贷款资金需求测算表、年度纳税总额的10倍、年度代发工资总额的50%等方式,合理设定贷款额度,并实行同档次行业贷款下浮10%至20%的利率优惠。
位于瓯海仙岩工业区的温州妮友缘鞋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鞋类制造和销售的企业,因为经营需要,向瓯海农合行提出了贷款申请。在综合考虑该企业的经营情况、贷款用途后,瓯海农合行给予该企业300万元的授信额度,有效缓解了妮友缘的资金周转需求。
去年一年,瓯海农合行为辖区坚守实业的80家企业共发放“实业宝”贷款2.8亿元,直接让利企业达4000万元以上,既帮助坚守实业的中小企业走出了困境,也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去年,该行还与瓯海区工商联开展“一十百帮扶工程”活动,全年共帮扶瑞新集团等2家重点企业、龙帝欧等11家实业型中小企业、国华医药连锁等100家发展型小微企业,落实解决了112家工商联会员企业73423万元的信贷资金需求。瓯海区委书记厉秀珍同志对该项帮扶工作予以高度评价,在第108期《瓯海督考》上作出亲笔批示:“区工商联、瓯海农合行,联手帮扶中小企业,合力振兴实体经济,取得显著成效,为促进全区经济转型做出了贡献,应给予充分肯定。希望在明年继续创新思路,完善措施,再创伟绩,再立新功。”
“旺铺贷”助力市场经营户
陈小姐想要在温州广纳五金开发市场内租5家店面做五金方面的生意,但是却为高昂的租金犯了愁。去年8月的一天,陈小姐看到瓯海农合行在广纳五金开发市场里摆了摊位,并向市场经营户推介一种名为丰收“旺铺贷”的信贷产品。经了解,这是一款专门针对市场经营户的信贷产品。市场经营户因为租金不够可以向该行申请贷款,最高可以贷到店铺租金的50%(最高不超过100万元)。而银行又会将这笔款打到市场方的账户里,这样既缓解了市场经营户的租金压力,也使市场方提前收取租金,可谓是一举多得。后来,陈小姐成功从获得该项贷款100万元,她的五金店也顺利开业了。
据了解,去年该行成功与温州广纳五金开发市场、十里河灯具市场、梧田家具市场等多家市场开展合作,并成功发放信贷资金4310万元。
用心服务区域客户,做服务社区的创新银行
“便利贷”工程重塑贷款新机制
贷款繁琐使得一些市民选择银行业以外的金融机构融资,有的甚至通过民间借贷的方式进行融资。针对这种问题,去年年初,瓯海农合行秉承“审批不过日、授信不过周”的原则,探索出了一种方便快捷的贷款流程——“便利贷”工程。
该工程通过有效缩短信贷审批决策链,使审批决策链最多不超过三层,续贷可在当天办理,30万以下的小额农贷1-2天即可发放,个人抵押贷款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发放。同时,推出约时办贷、限时办贷等便民举措,切实方便贷款客户。在“便利贷”工程及其他信贷产品的综合作用下,年末该行新增贷款客户5658户。
一年来,瓯海农合行通过努力打造三大银行,为温州金改注入了鲜活的动力,也为温州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投身温州金改,从点滴做起”,温州金改这艘航空母舰,将在成千上万个点滴汇聚而成的大海中创造新的辉煌。
微贷中心温暖小微
市民余女士与丈夫一起开了一家粥店,粥店生意红红火红,并于去年11月份开了第二家分店。余女士打算在今年3月份开第三家分店,但是一合算,开一家连锁店需要付租金、买设备、进材料,再加上原来的两家店经营需要,起码也得要20万元。于是,余女士想到了找银行贷款。但是咨询过几家银行以后,他们都以没有担保人、缺乏抵押物而拒绝了余女士的贷款申请。
后来,余女士了解到瓯海农合行微贷中心专门发放>信用贷款,于是她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向瓯海农合行申请贷款。在经过调查后,瓯海农合行当天就余女士给发放了15万元的贷款。拿到了这笔贷款后,余女士的第三家分店于上周顺利开张了。
2013年1月14日,瓯海农合行成立了微贷中心,专门发放信用贷款,该中心最高可发放信用贷款500万元。该中心根据创新推出“温顺贷”、“温薪贷”、“温商贷”等诸多信用贷款产品,主要用于满足个人消费贷款业务管理、个体工商户贷款业务管理等需求。开业两个多月以来,该中心已经成功发放信用贷款20多笔,贷款余额近千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