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树时代(深圳前海小树时代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是为年轻人提供金融服务的大型综合平台。深圳前海小树时代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于2014年在深圳前海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小树时代为专注于年轻人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从政府到民间,都在致力解决融资难的问题。而温州商人一直津津乐道的是他们的民间融资,能够在圈内互通有无。如今温商“走佬”爆出信贷危机,在莞温商是否也有此隐忧?近日,南都记者走访了在莞温商企业和东莞市浙江温州商会,试图寻找答案。
南都记者推开东莞市浙江温州商会第一常务副会长陈路的办公室大门时,他正在练书法。他对记者表示,东莞温商与温州本土的温商大不一样的是,融来的钱往往用来>出借实业而不是炒钱、炒房,所以类似温州的信贷危机在东莞温商圈没有相应的土壤。虽然如此,东莞温商圈里仍然免不了“凡井水处皆谈跑路潮”的情况,而且一些温商出口实业,确实在今年面临着不亚于金融风暴年的资金困境。
“最近不好做,一直在亏本”
“最近不好做,一直在亏本”,在东莞塘厦镇经营亚力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陈万培,对南都记者如是说。陈万培的公司一直以来盈利状况都不算太理想,一直到去年才收支平衡,稍有盈利,但今年亏损状况一下子就凸显出来。
“今年开始每个月至少亏几十万,若是再将库存里废弃的原材料处理掉,估计会亏得更多”。陈先生认为公司出现亏损的主要原因在于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我这种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受劳动力价格影响很大”,另外由于产品技术含量不高,行业准入门槛低,激烈的市场竞争压低了产品价格,使产品利润空间很小。
同样遇到困难还有东莞乐凯安吉皮具。此前央视报道,东莞大中型制鞋企业如安加鞋业、联运鞋业、飞利达鞋业等公司已关闭或搬迁,惠丰鞋业、麦斯鞋业、永盛鞋业等多家鞋企正在大范围缩小生产规模。乐凯安吉总经理刘道松介绍,公司遇到的困难主要是劳动力成本、原材料升价,从而导致企业“融资更为被动,一些比我们小的企业甚至融不到钱”。不过他也补充,这是包括温商在内大批做实业的东莞中小企业都遇到的普遍问题。
>民间借贷在东莞温商圈不盛行
同样缺钱,温商是否就可以拿出自家法宝,进行民间借贷融资了呢?南都民间智库成员陈利杨,就是一位温州人,三年多前创立东莞优秀电子时,就应用了温州人“以信借贷”的法宝。
“温商自成一个圈子,向对方借贷,有时候不需抵押就凭一个信字。要是借了不还,整个圈子都没人再和他做生意。”陈利杨就是依靠这样借贷几十万起家的,但是温州本土商人“走佬”,骗走的就是这样的民间借贷金额,无疑对这种“信”造成损害。
“其实这样的无抵押民间借贷,在东莞温商圈所占的比例并非那么盛行。”陈路介绍,东莞不像温州本土有那么发达的民间借贷系统,温商只能仅限于朋友之间的借贷,久而久之入乡随俗。2010年1月,东莞浙江温州商会与中信银行签约,获得50亿元的融资授信额度。陈路称,迄今此额度已使用10亿元资金,使100多家商会会员企业拿到无抵押>贷款,贷款额度在500万~1000万元之间。
陈万培在企业出现危机时,也并未转向民间借贷。他告诉记者,民间借贷利息比银行要高出至少一倍以上,如此融资成本太高。加上“我自己经营状况也不太好,所以也不敢借大了,保险一些”。
在寮步和高步经营着自己物流公司和汽配城的温商李新诚,也有着和陈万培一样的思考:“自己出借的时候,有多少钱就投多少钱,不会想着借钱也要出借。”李新诚的理念是,借贷的结果很容易形成资金缺口,还贷利息越积越多,最终出现断裂。
根据2011年9月份人民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考察东莞的报告,东莞温商民间借贷远低于广州等周边城市。刘道松说,东莞的3万多温商,经营产业主要集中在服装、电子、玩具、皮具、物流等实业产业上:“比那些借贷去做资本出借的温商保守多了。因此即使遇到困难,也稍微稳健,不会出现瞬间崩盘的现象。”
在莞温商“捂紧钱袋”
虽然按照温商所言,东莞温商相比温州本土的商人,在资金使用上更保守,从而减少危机,但今年4月以来陆续爆出的温商“走佬”事件,以及信贷危机,仍然对东莞温商圈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此前温商企业可以实现联保贷款,交叉作保,但是今年这个业务没法做了。”刘道松说,还好协会和中信、兴业、民生还有授信,去年不少会员企业比较顺利地拿到了500万元以下的>无抵押贷款,但是今年也受到一定的影响。
另外,温商在民间以亲朋好友方式的临时借贷周转,也不如往年活跃。陈路说,也许更多的温商会“捂紧钱袋”,首先保证自己公司20个月的资金周转,不要过度扩张,然后再考虑借给别人。
声音
“温州信贷危机给所有在莞温商上了一课,生产和出借时会变得更加稳健和审慎。”
———东莞市浙江温州商会第一常务副会长陈路
“东莞的3万多温商,经营产业主要集中在服装、电子、玩具、皮具、物流等实业产业上,比那些借贷去做资本出借的温商保守多了。因此即使遇到困难,也稍微稳健,不会出现瞬间崩盘的现象。”
———在莞温商、乐凯安吉总经理刘道松
应对
东莞温商眼下面对的,不仅是大本营温州“走佬”潮造成的信贷危机,也与大部分东莞实业一样面临成本上升导致的资金短缺。陈路认为,温州信贷危机给所有在莞温商“上了一课”:“生产和出借时会变得更加稳健和审慎。”
举措一:扩大授信依赖银行
陈路介绍,除了温州商会成立之初的50亿元授信以外,2010年8月,东莞市温商实业出借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与兴业银行东莞分行签署了10亿元人民币额度的综合授信协议。迄今为止,目前东莞温商已与中信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的东莞分行建立了业务关系,为其提供授信服务,接下来对贷款企业的选择标准“和以前一样”,并不会受到此次浙江温商“跑路”风潮的影响而使门槛提高。
此外,陈路向记者透露,现正着手准备与光大银行签约2亿元的融资授信额度,给予会员企业额度为500万元的贷款,预计有40家企业受益。这标志着,东莞温商的借贷将更加依赖银行。
举措二:期待10亿利市帮渡难关
10亿元融资利市今年重出江湖。温商对此期望很高,陈路旗下四家子公司,当年就拿到融资利市,渡过难关。
据了解,2008年9月,东莞为应对金融危机,拿出10亿元资金启动“重点中小工业企业和加工贸易企业融资支持计划”,帮助中小企业融资共渡难关。通过银行不良贷款风险补偿和企业贴息,拉动中小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官方数据显示,10亿元撬动了1852亿元放贷。
举措三:建总部大厦抱团取暖
根据东莞浙江温州商会的登记资料,会员企业的数量已经从成立之初的100多家,经过一年的发展,达到了600多家企业,会员企业的增长速度保持平稳。
刘道松称越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越要鼓励会员之间进行抱团,商务以及资金能够互通有无,集体抵抗危机。陈路更透露,东莞浙江温州商会成立之初计划筹建的温商大厦,在今年也有了新的进展。目前地址已经选定,在东莞大道上,希望能加快招标,争取今年年底把地拍下来,2年内建成。届时更多温商企业“在同一栋楼做生意”,通过总部经济抱团发展。
链接
温州老板跑路潮
2011年4月,温州龙湾江南皮革有限公司董事长黄鹤失踪,温州波特曼咖啡老板严勤为出走,相关门店停止经营,温州企业老板“跑路”报道开始见诸报端。
2011年5月,官方数据显示温州民间借贷利率水平重新走高,借钱难,借钱贵问题突出。
2011年6月20日,央行再度上调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今年以来央行第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银根再次紧缩,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2011年9月9日,“不知所终”的温州女老板郑珠菊“落跑”半个月后被警方抓获,以涉嫌非法经营罪被刑事拘留。“跑路”效应继续扩散。
2011年9月20日,温州“眼镜大王”胡福林出走,10余家企业受此牵连倒闭,引发温州业界大地震。“跑路”大潮进一步显现。
温州当地最热论坛“七零三”曝光“温州大老板大逃亡名单”,列出超过30位“跑路”的企业老板。至此,浙江共发生228起企业主逃逸事件,与去年同比增加41.6%,欠薪人数和欠薪数额均为历史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