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树时代(深圳前海小树时代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是为年轻人提供金融服务的大型综合平台。深圳前海小树时代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于2014年在深圳前海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小树时代为专注于年轻人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
本报记者张世祥报道
近年来,P2P信贷“伴”网而生,其在国内的融资借贷领域风生水起。然而一些网络信贷机构携款而逃的负面消息,让这一新兴事物的发展受到较大的冲击。面临着法律法规和政府职能监管的空白,一时间P2P市场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
伴“网”而生破解融资难
据《中国产经新闻》记者了解,自2006年唐宁创办宜信,成为国内最早的P2P信贷模式以来,之后的几年时间里,P2P有如雨后春笋在全国遍地开花。所谓P2P(业内又称:“>人人贷”)>贷款,就是点对点信贷平台,即个人利用网络平台将自己的闲置资金出借给资金短缺者的新型商业运营模式,业内人士解释称,其实P2P信贷就是>民间借贷由“线下”发展到“线上”的一种形式。
据中泰创展控股有限公司基金部项目经理陶希乔向《中国产经新闻》记者介绍,通过P2P网络贷款平台,用户可以在平台上获得信用评级、发布借款需求、快速筹得资金,也可以把自己的闲余资金出借给有资金需求的个人并获得良好的资金回报率。而P2P贷款平台则通过促成交易收取佣金来获利。
业内人士分析称,P2P网络贷款模式之所以能快速发展,与银行信贷相比它的优势在于:直接透明,出借人与借款人直接签署个人间的借贷合同,一对一地互相了解对方的身份信息、信用信息等;其次,在P2P模式中,出借人可以对借款人的资信进行评估和选择,信用级别高的借款人将得到优先满足,其得到的贷款利率也可能更优惠。另外,出借人将资金同时分散提供给多个借款人,>风险获得较大程度的稀释。
暗流涌动风险难控
据悉,今年6月,一家号称“国内最大最安全的>网络借贷平台”“淘金贷”在上线两天后,就卷走百万元跑路。6月12日,兰州警方将犯罪嫌疑人郭某抓获。该起案件引起行业内巨大的震荡,让本就对此敏感的神经再次绷紧。
无独有偶,在银监会发布“人人贷”风险提示三周后,一家名为贝尔创投的人人贷网站被爆遭公安机关调查,成为首家遭遇调查的P2P贷款平台。同时,号称“发展了近10万会员”、“中国最严谨的网络借贷平台”的哈哈贷,亦因资金链断裂而宣布终止服务。
一位不愿具名的网络借贷公司高管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P2P借贷是门槛相对较高的行业,新进入者短期内需要投入大量的运营成本,最初还不具备很好的互联网背景、风控能力和历史数据积累,如果这段不盈利的时间不能实现安全快速增长就会倒闭。”
据《中国产经新闻》记者了解,至今为止,央行的征信报告尚未对任何P2P平台开放。上海某知名P2P公司高管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透露:“对监管层面来讲,这可能是出于对金融系统安全的一个考量。毕竟体制内的东西不可能轻易为外部力量所用。但是现在行业里做得比较好的几家P2P,如果真的要取得央行征信报告并不太难,可通过在银行的人脉资源或和一些支行的合作,通过他们的权限来获得央行的征信报告,以此作为风险审核的一个环节。”
而对于已经产生的坏账,目前各家P2P平台的处理方式仍较温和。“主要协助做一些贷款催收工作,以及对逾期超过一定时日的进行网络黑名单曝光。”陶希乔称。
“民间借贷的高利贷顽症,症结在于资金供需失衡,以及信用信息不对称,导致借贷双方都蒙受其害。”拍拍贷CEO张俊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据一家P2P贷款平台负责人介绍,目前P2P贷款全行业都需要“第三方资金托管”服务,但银行部门一般以“资金额太小为由”而拒绝,或者因为托管服务需要付出较大的“监管和审核”成本而不愿意接手。
亟待监管健康发展
“虽然该行业在近几年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不容忽视的是,目前行业存在法律法规缺失、政府监管空白、商家资质参差不齐、容易引诱经济犯罪等问题。而对出借人来说,最大的担心还是P2P网贷平台的风险,一旦网贷平台因经营不善亏本倒闭或者负责人卷款潜逃,出借人或将血本无归。”广东深天成律师事务所许金周律师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P2P只能成为现有银行体系的一个补充,它针对的基本上都是20万元以下的贷款市场,小单子甚至涉资只有几千元,这是银行无暇顾及而市场需求却极为旺盛的一块。”某银行人士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分析。
去年,银监会发出了《关于人人贷(P2P)有关风险提示的通知》(下称“《通知》”),称,“人人贷信贷服务中介公司”的P2P贷款平台,被提示具有大量潜在风险。
该《通知》中提到,人人贷中介服务存在影响宏观调控效果、易演变为非法金融机构、业务风险难控、不实宣传影响银行体系整体声誉、缺乏明确的法律法规界定、信用风险较高贷款质量劣、开展房地产二次抵押业务存在风险隐患等七大问题和风险。银监会要求银监分局和各家银行采取措施,做好风险预警监测与防范工作。据《中国产经新闻》记者了解,这是监管部门对这种业务模式的首次表态。
“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虽然监管部门没有提出具体的防范措施,但随着行业的发展,监管不可能处于长期的真空地带。”许金周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分析称。
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微博)认为,这种新型的借贷模式意味着P2P业务网站已经类同于银行、信托等金融机构的功能,应该取得监管部门的批准。特别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兴起,我国的金融监管当局更需将其纳进监管范围。否则会影响资金安全,希望政府部门加强监管,制定出公允的行业标准,规范行业的运行。
欢迎发表评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