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树时代(深圳前海小树时代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是为年轻人提供金融服务的大型综合平台。深圳前海小树时代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于2014年在深圳前海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小树时代为专注于年轻人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
中国证券网讯(记者邱家和编辑王晓华)2013秋拍将至,海内外艺术机构的目光都聚焦于10月初的香港第一轮秋拍。日前,>中国>嘉德香港公司宣布,其于10月5日举槌的中国嘉德(香港)2013秋季拍卖会将首次推出中国油画雕塑门类的“中国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专场。该专场以艺术家阵容整齐、作品美术史线索清晰为特色。业内人士认为,中国嘉德如此重拳出击,加之香港苏富比力推20世纪与当代亚洲艺术夜场,油画雕塑板块必将在今年香港第一轮秋拍中有出色表现,在整个秋拍期间的表现也值得期待。
40件精品凸显两条主线
据中国嘉德的专家透露,他们在香港的油画首拍,特别根据香港市场的收藏特点对拍品作了相应的布局:作品的甄选主要集中在“现代”及“当代”板块上,分别围绕“中西融合探索之路”及“后八九当代主力之确立”两条中国艺术史的重要线索切入,精心筛选出油画及雕塑精品近40件。在“现代”板块,嘉德专家对20世纪初期至今以“中西融合”为创作理念的艺术大师们进行了一次系统的学术梳理。并以此为指导梳理出以林风眠、吴大羽等艺术家领衔,赵无极、朱德群、吴冠中等艺术家承接,刘国松、王怀庆、洪凌、徐累等艺术家革新的发展之路,这批作品无论在海外还是在内陆,均拥有相当数量的拥趸者,势必会成为香港拍场追逐的热点。当代艺术部分则以后八九主力艺术家为核心,强大的阵容涵括了徐冰、蔡国强、严培明、曾梵志、周春芽、刘炜、方力钧、刘野、展望等最活跃的一线艺术大家。中国嘉德油画部负责人李艳锋先生表示:“早在80年代初,香港的画廊业及公共机构在中国当代艺术的推广上就开始发挥重要作用,香港拥有极为丰富的藏品资源,一直是我们十分重视的区域。今年恰逢中国嘉德20周年庆,本场拍卖我们特别得到了各界藏家的鼎力支持,希望为大家奉上一场精彩的艺术盛宴。”
中西融合一脉相承
林风眠《芦雁图》,作于1950至1960年代,为艺术家创作生涯的成熟之作。此件作品发表在台湾大未来画廊于1999年出版的《林风眠LinFengmian百年纪念文集》,并有多次重要展览记录。《芦雁图》笔触简洁娴熟,色彩推移过渡自然。优雅的鹭鸶嬉戏于尚不及膝的芦苇之间,黄绿色中裹着些许清透之墨,呈现了诗一般朦胧的优美场景。画家利用多层淡墨晕染画面的功力炉火纯青,在平远的视觉效果中兼顾适度空间感,成功营造出了西画强调的层次及光影。吴大羽《射戟辕门》,是作者“京韵”系列的代表作。作为现代抽象绘画的拓荒者,吴大羽存世作品稀少,而在他有限的遗存中又以“京韵”系列最为重要。这件《射戟辕门》源自海外重要藏家,深藏20余载,著录繁多。吴大羽灵活自如的运用着他偏爱且拿手的普鲁士蓝、黄与黑色,谱出传统戏曲独特的韵律与节奏。笔触与笔触之间呈现出一种亦张亦弛的和谐,色彩的配合则于灵动中蕴含着一种智慧的平衡,完美的将京戏人物走位时生动的气韵和动势凝聚于画布之上。吴冠中彩墨《滇池人家•云水居》,创作于1980年,背景以渲染的墨色铺陈山形、浓墨点出屋瓦以及船桅;前景以淡彩、留白营造水田曲径的疏密空间;再由线条来萦绕画面,点点人群如音符一般富有节奏感。此作是艺术家对国画现代化及油画民族化理念的一次有益探索。王怀庆《木与青铜之间》创作于2000年,艺术家用其标志性的黑色线条刻画了一个明式“禅凳”形象,并将“禅凳”从真实的空间中分离出,使之处于不确定的空间中。在极为简洁的构图中,赋予了原本简约隽永的明式家具以古代青铜器具才特有的敦朴厚重之气,精确的阐释了“木与青铜之间”的准确含义。亦完美展现了其综合东方文化底蕴与西方抽象形式上的独特创造。徐累《气与骨》,构图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为传统中国水墨的山水,所谓“气”;下半部分的假山石,可谓“骨”。徐累利用染色上的深浅和空间上的对比,创造出实相虚设的特有画面,营造出一种虚无和超现实主义的深刻感受。他的作品既符合传统艺术的精致样式,又具有深刻的现代意义,中西兼而有之,过渡自然。现代板块还有赵无极的《18•10•98》,为赵无极90年代代表之作,还有朱德群的2件作品,分别为《构图55号》和《蓝影》。
追寻后89当代主力
曾梵志《无题08.12.19》,曾展览于美国纽约Acquavella画廊,是Acquavella重点推介的力作之一。暗夜怪异的摇曳光影、失去方向的空间、幽灵般的身影,隐喻的是另类的真实世界。人类心中的各种障碍纷纷化成蜿蜒枯槁的荆棘和丫杈和可怕的静物,如大敌当前阻碍了前去的道路。正如他所说:“乱笔的画是纯抽象的,实际上是我脑子里的发现和创造的,需要观众在看的时候调动自己的视觉经验。”刘炜《大风景》,贯穿着这位“才情画家”对于平常世界的内心体悟。画家用狂放的长长线条勾勒出一副郁郁葱葱的绿植风景,画面在急速扩张的线条与消散和蜕变的色彩中四处弥漫。同时将西画明暗写实的造型完全褪去,以一种极其个性化的笔触,将日常生活中一扫而过的“小风景”深入、放大,营造了一个脱离特定场所的泛化空间。刘野《竹草图》,是作者首次于全球拍卖市场亮相的“竹子”系列作品,最早由纽约著名的SperoneWestwater画廊于2010年香港国际艺术展中售出,亚洲重要藏家收藏。这是刘野对“结构性”探索的重要系列作品之一,艺术家用极纯粹的色彩,简练的线条,通过层层的“减法“及“提纯”,实现了作品在结构上的成功抽离。同时,画面在一种平淡的建构中,展现了艺术家所崇仰的尼德兰绘画中特有的“时间凝固的无限感”。“当代”板块还包括了一系列重要作品,如严培明重要代表作《毛泽东与天安门前》,是其“中国的朱砂”系列作品之一,多次展出。周春芽的《红石》属于其1992至1996年开始的“山石”系列创作中的成熟之作。此外,王沂东《天上人间之二》力图使古典油画方法与中国的平面装饰法相结合,意味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