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树时代(深圳前海小树时代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是为年轻人提供金融服务的大型综合平台。深圳前海小树时代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于2014年在深圳前海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小树时代为专注于年轻人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
从最初单打独斗自个寻找热点>出借,到现在力行交于第三方圈内机构网贷,民间家族财富管理的价值趋向和实现方式,正在发生微妙的转变。“民间家族资金的去向要比想象中复杂。”另类资管>私募机构告诉《金>证券》记者,这是一个等待、选择以及水滴石穿的过程。“我们在等待家族第一代财富掌舵人向第二代继承人交接潮的到来,那将是我们这类私募和民间家族资本的蜜月期。”
“退休”让贤另类私募
江霄(化名)今年40多岁,是河南一家化工企业的老板,也是北京一家>股权出借公司的合伙人。河南是江霄的发迹地,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他为自己和家族积累了一笔可观的“原始资本”。
像同龄大多数民营企业家一样,资本羽翼丰满之后的江霄进出过股市,也曾在北京、海南等地疯狂置过房产。“那个时候还没有出借理念这一说,就是看身边朋友去哪发财,自己就跟到哪里。”江霄对《金证券》记者说。
2011年前后,随着国内PE大热,江霄在京城开了一间股权出借公司。“到现在投过两个项目,都没有退出,也没赚到钱。”江霄毫不避讳自己在股权出借领域的尴尬,至今赖在手上的项目还有矿产、高尔夫球场等,都是当时非常热的时候进入的。
江霄的出借经历几乎是国内民营企业家出借的翻版:单打独斗、跟风热点。《金证券》记者获悉,2012年以来,江霄的股权出借公司人员流动频繁,2013年农历新年前最后两周再次出现集中离职的状况,今年能否继续顺利运作不得而知。
2012年底,江霄在朋友的介绍下结识业内一家私募的负责人。这个私募不发产品,只做小圈子中的资产管理。在一段时间的接触、考虑后,江霄决定拿出一部分钱交给其打理。“我儿子七岁了,我想有更多的时间陪他,我需要信得过的专业人士来帮我做一部分出借。”
拒绝“阳光”更信地缘
不选>阳光私募,拒绝公募基金,远离第三方财富管理,江霄的资产管理路径选择绝非个案,有类似偏好的民间家族资金不在少数。用江霄的话来说,“其实圈子中有很多能力很强的人成立类似资管私募,选择他们完全基于小圈子中的口碑和信任。”
江霄对《金证券》记者解释,公募基金不灵活、规则多,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都是在推销产品,所以才会选择私募。“我们考虑过阳光私募,但谈的条件双方并不满意,所以最后还是选择了非阳光私募,除了管理费,收益分成是二八开,还比较能接受。”
不等记者发问,江霄接着开口说,“你可能会觉得,非阳光私募可靠吗?有法律保障吗?我们之间会签合同。其实在圈子中大家不太考虑这些问题,你们更多地讲合规,我们更多地讲信誉和收益。”
《金证券》记者从深圳私募圈中了解到,为家族财富提供资管服务的这类非阳光私募正在不断增加。“深圳这些私募有个特点,老板是哪里人,他打理的家族资金就会是哪里的,地域性明显。例如私募老板是潮汕人,那么他打理的家族资金肯定大部分是来自潮汕。这让一些家族资金倍添信任感。”
财富继承潮涌“钱景”
谈及目前民间家族资金的网贷需求和小圈子中非阳光私募的“资管”现状,上海一家私募公司负责人对《金证券》记者表示,国内民营企业家一直以来习惯了在出借上“亲力亲为”,要想取得他们的信任是一个“水滴石穿”的过程。
“对阳光私募和公募基金来说,这个等待的过程太漫长,时间成本太高昂,所以也很难获得民间家族资本的信任。相反,一些基于地域、圈层信用的非阳光化私募,更容易获得民间资本青睐。”
一位为家族资金网贷的非阳光化私募人士则对《金证券》记者透露,目前国内真正意义上的家族资金并不多,大多指由第一代创业者们积累下来的资本。“第一代创业者们的专业出借意识不强,所以对公募、阳光私募等没有特别的偏向,更习惯亲友的介绍,我们这才有了发展的空间。”
该人士直言,随着第一代创业者将手中的财富陆续转移到第二代人手上,家族第二代们对专业出借的态度更加鲜明。“在我们之后,愿意做资管的阳光私募会有很大的前景,毕竟公募资管有很多掣肘。一旦第二代人继承财富,有能力、有名气的私募公司会成为他们寻求合作的第一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