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树时代(深圳前海小树时代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是为年轻人提供金融服务的大型综合平台。深圳前海小树时代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于2014年在深圳前海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小树时代为专注于年轻人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
我市30家小贷公司今年上交税收可超4亿元
温州存在着四种>利率,已形成利率市场化雏形
小贷公司弥补>金融机构断层,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小贷公司“有序控制”地发展,资产质量良好
上周五周六两天,首届“小微金融60人论坛”在北京召开,众多金融机构领导及专家参加了此次论坛。温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市金融办主任、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局长张震宇作为特邀嘉宾出席该论坛,并做重点发言。他的发言主要围绕温州金融改革的部分受外界关注的内容展开,重点谈到了温州小贷公司的发展情况及意义。他在论坛上呼吁,相关部门要为小贷公司“正名”,从税收等方面,给予其金融机构的待遇。商报记者黄泽敏
小贷公司目前在筹建的有22家
张震宇说,从3月28日国务院确立温州成为金融改革试验区以后,温州市政府一直把发展小微金融作为重要的工作来推动,目前已经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现在温州已经开业的小贷公司一共有30家,发放的>贷款余额超过了120亿元。平均注册资本金、贷款规模、人均管理贷款资金分别为2.65亿元/家、3.96亿元/家、0.33亿元/人,这三项指标都超过全国平均。
张震宇透露,去年我市小贷公司上交地方税收超过3.5亿元,今年预计会超过4亿元。
在回答现场记者关于温州小贷公司的发展情况以及不良率的提问时,张震宇透露,现在温州正在筹建的小贷公司有22家。
“小额贷款公司的不良率不会很高。”张震宇说,因为监管部门对小贷公司的监管比较严格,另外,小贷公司自身在发放贷款时也非常谨慎。
张震宇解释说,原来浙江省的小贷公司的监管职能在工商局,今年6月份统一到了金融办,温州则由金融局监管。“从我所了解的情况,小贷公司整体发展比较良好,他们对放款非常审慎,他们的贷款都放给谁呢?放给了小额贷款公司董事的企业的上下游企业。根据相关规定,小贷公司对董事里面企业的上下游是可以贷款的,这样的话,贷款贷出去和回笼就比较有保证。”
对于小贷公司的发展情况,张震宇说:“我们不是大面积地发展,也不是无序地发展,而是有序控制地发展。比如对发起设立小贷公司采用招投标制度,规定三家投标才能设立一家。我们是要把数量规模控制住,引导个体的良性发展。”
小贷公司现在的>贷款利率是14%
张震宇说,现在社会上有一种观点,由于小贷公司的贷款利率比银行的贷款利率要高,那么小贷公司开得越多,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就越大。张震宇说,实际上,只要大家留意一下企业的“借款顺序”,就会知道,小贷公司的出现,不但没有增加企业的融资成本,反而降低了融资成本。
他解释说,在温州,实际上存在着“四种利率”。“这四种利率的存在,在温州无形当中就形成了利率市场化的雏形,银行的利率比较僵化一点,民间的利率比较市场化。”
第一种是银行的贷款利率,目前大部分银行的实际利率是在基准的基础上上浮30%,加上各种费用,中小企业拿到银行贷款成本在一分左右。
第二种利率是小贷公司的利率,温州的小贷公司利率现在平均是在14%,比银行贷款要高4个百分点。
第三种利率是>民间借贷服务中心的利率,现在每周都有统计,最近的统计数据是年利率17%。
第四种利率是社会的民间借贷利率,这个利率温州市人民银行一直在监测,最近刚刚公布的年利率是20%。
“银行的贷款利率10%,小贷公司的利率是14%,是不是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我认为恰恰是因为小额信贷机构的出现,小额信贷的发放,降低了融资的成本。因为中小企业要得到融资,它首先要找银行;银行贷不到,再找小贷公司与村镇银行;这两者贷不到再找民间借贷。”张震宇说,以前,银行和民间借贷之间有一个断层,温州去年出现的局部金融风波,就是缺少小微金融机构和小微信贷不发达。因为银行的贷款如果不满足中小微企业,那么大量中小企业就会求助于民间借贷,那样的话,融资成本就增加了。发展小贷公司就是弥补这个断层,同时也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
呼吁让小贷公司成为金融机构
小贷公司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打开了方便之门,但其自身却也背负着“税负过重”等压力。张震宇在论坛上呼吁,应该给小贷公司“正名”,让它成为真正的金融机构,在税收方面享受一定的优待。
张震宇说:“一定要让小额贷款公司成为真正的金融组织机构,现在小贷公司税收是按照企业来收的,然而办的就是银行的贷款业务。现在小贷发展得非常健康,应该要研究小额贷款公司真正成为金融机构,税收按照金融业机构来征收,人民银行按照对待金融机构来对待,只不过监管仍然由地方金融办来监管,我希望相关部门应该去考虑这个问题。”
参与论坛的有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中国财政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财政部高级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副主任贾康,以及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助理孙天琦等人。张震宇说,“这样呼吁的机会”很难得,希望能通过这个论坛向相关部门传递声音,改善小贷公司的“生存环境”。
“税负过重”已经成为小贷公司面临的重要压力。今年5月初,《第一金融》曾对我市当时已经开业的所有28家小贷公司做过一次全面的调查,在谈到发展的压力与困惑时,“税负过重”与“自身融资难”、“贷款风险大”一起,成为这28家小贷公司的负责人头上的“三座大山”。当时,这些小贷公司的负责人就呼吁,在税收上希望小贷公司能享受到金融机构的优待。
(注:以上部分内容根据“新浪财经”整理)
小微金融60人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