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树时代(深圳前海小树时代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是为年轻人提供金融服务的大型综合平台。深圳前海小树时代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于2014年在深圳前海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小树时代为专注于年轻人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
近几年股市持续震荡,新>基金发行环境变得更加艰难。>基金公司发行处于“赶鸭子上架”的被动局面下,新基金的发行规模更是难以维系生计。本网注意到,以>华安基金为代表的大型基金公司,采取了“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急于发行新基金以弥补大规模赎回的窘境。遗憾的是,>华安基金公司急发新基金仍难逃规模大缩水的困局,虽然基金数量三年翻倍,但规模原地踏步,且今年前两个季度持续下降。
据观察,今年上半年,前十大公司中有8家资产缩水超过68亿元,累计资产缩水1857.04亿元。其中,华安基金资产规模下降173.23亿元。权威数据显示,去年底华安基金旗下有36只基金,基金份额合计1148.69亿份,管理基金份额占市场比3.62%;旗下基金净值合计955.90亿元,管理基金净值占市场比3.33%。时至今年二季度末,该公司旗下有39只基金,基金份额合计1143.20亿份,管理基金份额占市场比3.72%;旗下基金净值合计782.67亿元,管理基金净值占市场比3.11%。值得注意的是,华安基金今年前两个季度资产规模持续缩水,其中第一季度规模下降147.23亿元,缩水幅度达15.40%;第二季度再度下降26.00亿元,缩水幅度为3.22%。
放长眼光看,近三年(12个季度)里,华安基金公司旗下基金数量由2010年三季度末的18只增加至今年二季度末的39只,数量增加了1.17倍;然而基金资产规模同期仅增加14.76亿元,增幅不到2%。也就是说,在近三年A股陷入新一轮调整期间,华安基金公司期望通过新基金发行来弥补基金“赎回潮”所导致的缺口,保障基金公司的生存。表面上看,华安基金公司的确维持住了规模,撑住基金公司前十大的“江湖地位”(最新资产规模排行为第八名),但实际上,华安基金旗下小基金成群,并极有可能成为该公司盈利的“包袱”。
我们发现,截至二季度末,华安基金公司旗下资产规模不足10亿元的基金有24只,占比超过六成。甚至有4只基金规模不足1亿元,成为典型的迷你基金。
具体来看,去年6月25日设立的华安沪深300指数分级基金,首发规模6.07亿份,一年后的今天,该基金份额仅0.66亿份,瘦身90%,净值规模大幅下降九成后仅存6041.26万元。尚不足一周岁的华安逆向策略>股票基金(去年8月16日设立),目前净值规模仅有6638.96万元,缩水71.43%。另外,两只出海“捞金”的QDII基金华安大中华升级股票、华安标普石油指数,基金总资产净值分别为6947.66万元、8696.02万元。去年6月14日设立曾火爆一时的短期网贷基金——华安双月鑫短期网贷债券,目前规模仅1.21亿元,相比首募规模下降97.80%。
有基金分析人士指出,华安基金玩弄“拆东墙补西墙”是一条不归路,若继续沉迷于这种恶性竞争中不能自拔的话,不但旗下基金长期陷于业绩低迷,还有可能引爆投研人才流失这颗致命炸弹。在金融机构混业经营的大背景下,华安基金公司应屈尊放下面子,紧急刹车发行同质化产品,迫在眉睫的任务是提升旗下基金的管理业绩,“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赢得基金持有人的信任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