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树时代(深圳前海小树时代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是为年轻人提供金融服务的大型综合平台。深圳前海小树时代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于2014年在深圳前海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小树时代为专注于年轻人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
上周市场出现久违的上涨行情,部分>基金火线加仓。证券时报记者从一家资产管理规模中等的>基金公司获悉,该公司旗下有基金的仓位上周从73%左右迅速提升至85%以上。
据了解,近期该公司旗下部分基金一直在加仓,到目前为止,有的基金仓位已接近95%。加仓的同时也进行了>出借结构的调整,一部分基金的主要操作思路是逐渐布局估值相对便宜、增长确定的铁路、汽车、银行等行业>股票;另一部分基金则主要超配了房地产股,第一重仓行业为电子信息。
其他大中型基金公司也有加仓动作。深圳一家中等资产管理规模的基金公司>基金经理表示,近期该公司偏股型基金都在加仓,加仓方向是增长确定、估值相对合理的主板股票,尤其增加了对自动化机械行业的配置比重。
另据上海一家中小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介绍,在6月中旬市场低迷之时,该公司旗下基金仓位较轻,但在上周市场反弹时,旗下基金普遍进行了加仓,目前该公司偏股型基金仓位已升至85%左右。
德圣基金研究中心仓位测算数据也显示,上周嘉实、博时、广发旗下固定收益类基金均有明显的加仓,股票方向仍以华夏反应较快。中小型基金公司中,鹏华、华宝、中银等旗下基金也有较明显的增仓迹象。
不少基金公司相对看好房地产股。深圳一家资产管理规模较大的基金公司基金经理表示,目前对市场相对比较乐观,因此仓位比较高。该基金经理还非常看好地产股,认为房地产板块利空消化已近尾声,享有估值优势的房地产板块将因三季度大规模保障房的开工而走出一轮领先大盘的反弹行情。
另一位基金经理表示,地产股估值足够便宜,包括保障房在内的社会需求仍然很旺,是看好房地产板块的最大理由。
不过目前仍然有不少基金公司选择轻仓。深圳一家中等规模基金公司的人士表示,该公司对市场看得比较空,目前仓位比较轻。“上周的上涨只是一个反弹,目前还未出现系统性反转的契机。”
“目前资金面仍然十分紧张,可能需要到7月份数据出来之后,才能判断宏观经济政策是否会放松。”深圳一家大型基金公司研究人士也表示,货币紧缩为主的宏观调控政策已经快速反映到金融数据上,股票市场也反映了这第一波的直接冲击,但实体经济反应一般会滞后半年左右,今年下半年工业数据、上市公司盈利等实体经济滞后信息全面暴露给出借者后,第二波更直观的冲击是否会更严重尚未可知。
基金看好反弹散户信心不足
大盘四连阳,市场是否已经见底?
上证综指自探底2610点后迎来四连阳,机构纷纷乐观预计市场见底,近期“唱红”势头有望延续,而普通出借者则相对悲观许多,认为市场否极泰来还需要时间。
长盛同德基金经理邓永明告诉记者,从宏观经济来看,经济遭遇“硬着陆”的可能性较小,“市场最担忧通货膨胀能否得到控制,统计局发布的CPI数据不断创下新高,给市场信心造成冲击。”而日前温家宝总理在英国《金融时报》发表署名文章,强调中国推出的一系列紧缩政策已经奏效,物价处于可控的区间,预计将稳步下降。这一明确表态无疑有助于消除恐惧心理,成为反弹行情的强心剂。
“我们预计通胀在三季度见顶并开始下滑,同期宏观经济也将在阶段底部进一步得到夯实。”邓永明表示,此前市场对未来的预期可能过于悲观,事实上从上市公司财务数据来看,盈利下滑并不严重,600多家企业中报预增,中期业绩预告喜多忧少的格局,表明大部分上市公司内在增长动力较强。
博时基金也认为,经过前期大幅调整,市场在技术面上有反弹需求。两市股指成功摆脱本轮调整以来下降通道的压制后,市场的做多意愿明显加强,积压许久的做多力量将集中释放。
相对而言,普通出借者则没有这么乐观。根据申万菱信的出借者情绪调查,44.62%的出借者认为下半年CPI将持续攀升,年底才会回落,“通胀无牛市”是普通出借者比较支持的看法;43.85%的出借者认为下周股指会继续下探,甚至跌破2600点;6.92%的出借者认为股指将在2640-2700点之间震荡;仅有19.23%的出借者认为下周股指将反弹至2750点上方。
对于市场热议的底部之说大多数普通出借者也并不认可,出借者认为在通胀持续走高、紧缩政策延续的背景下,市场将进一步向下寻求支撑。出借者信心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加息预期愈来愈强烈。43.08%的出借者认为央行将在7月再次宣布加息,30%的出借者认为6月底将再次加息,认为不会加息的出借者仅占7.69%,可见,出借者对加息与否的看法已基本一致,加息仅仅是时间问题,在这样的预期下,出借者对后市信心显然不足。(北京青年报)
A股反弹唱红能否延续关注被过度错杀周期股
周五(2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一改此前对通胀担忧的口吻,在英国《金融时报》撰文强调,中国政府推出的一系列紧缩政策已经开始奏效,目前国内物价处于可控的区间,预计未来将稳步下降。话音未落,压抑许久的A股市场闻声而动,当日上证综指迅速放量上涨2.16%,收盘于2746.21点,成交额绝地反击攀升至1400多亿,创下两个月来的高位。
6月以来,上证综指自探底2610点后已经迎来四连阳,尤其是周五强劲反弹令信心大振,市场的乐观情绪油然而生,那么,此次A股反弹“唱红”能否延续呢?
在总理表态之前,我们认为,前期市场连续的杀跌已经逐步释放了对经济、政策的悲观预期,在当前极度紧缩以及市场呈现过度反映的背景下,未来一个时期的纠偏行情仍将延续。
首先,从宏观经济各项数据来看,经济遭遇“硬着陆”的可能性较小。今年以来,统计局发布的CPI数据不断创下新高,紧缩政策不断加码,市场对通胀的担忧也不断加剧,出借者信心受到较大冲击。不过目前来看,我们预计宏观调控成效逐步显现,国内通胀势头将在三季度见顶并有望呈缓慢回落状态,宏观经济将进一步走向健康发展道路,出借、消费和进出口三驾马车将趋向均衡状态。
上半年各类紧缩政策密集出台,下半年政府更可能进入经济观察期。虽然紧缩的惯性仍将持续,不过力度有望缓和,无论是小幅加息、上调准备金等,还是其他行政措施,都不会再像上半年那样给市场造成更大冲击。
此外,上市公司中期业绩也有望给市场注入信心。部分研究机构所担心的企业盈利下滑并未成为主流。目前已经有近600家企业中报预增,我们认为,中期业绩预告喜多忧少的格局,表明大部分上市公司内在增长动力仍然较强,尤其是一些中下游定价能力较强的行业和公司,在原材料价格回落的条件下,毛利率有望好于预期,反而迎来了比预期要好的利润空间。
从具体出借策略来看,我们看好以下阶段性出借机会:首先是关注被过度错杀的周期股,这些行业在继续景气的背景下,业绩有望带来惊喜,估值将进一步抬升;其次看好那些政策支持力度较大的行业,譬如保障房供应链上的受益板块;此外,还包括有核心技术、有终端需求、产品定价能力较强的企业和成长确定的优秀上市公司。
对于本轮率先下跌并先行企稳的中小板股票,虽然先行企稳,但大部分估值偏高,流动性差,多数只是搏反弹的机会。在部分少数公司中如果我们通过深入调研挖掘到一些真正的成长企业,我们将较长时间持有,这属于我们精选个股的范畴。但未来一个阶段,我们更青睐在中盘和大盘股票中寻找估值偏低的价值型企业,尤其是那些流动性好,有资金不断流入的板块,这类企业规模较大,财务比较稳健,一方面在紧缩环境下抗风险能力强,另一方面可能会在经济调控中利用自身优势继续提高集中度。
最后,从国际经济格局来看,美联储担心经济增长放缓,失业率高企,继续维持宽松政策的可能性较大;欧洲方面在主权国债务危机的阴影下,加息预期有所降低。随着希腊债务危机逐步得到解决,外围市场给全球经济造成进一步的负面影响也将减弱,这将有利于提升A股出借者乃至全球出借者的信心,有利于市场中期向上的趋势展开。(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