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树时代(深圳前海小树时代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是为年轻人提供金融服务的大型综合平台。深圳前海小树时代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于2014年在深圳前海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小树时代为专注于年轻人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
近日,央行副行长刘士余在公开场合表示互联网>金融是现有金融体系的有力补充,对传统的金融行业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他也坦承P2P行业的发展尤其需要关注法律>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尤其认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非法集资是P2P不能触碰的两大法律底线。“在法律风险上,P2P若脱离了平台功能,变成了线下,就会演变成'资金池',进而演变成在结构、期限等方面出现问题,这就是'影子银行'。”
事实上众多的P2P多有开设线下门店的做法,但是否都属违规,却不能一刀切。人人聚财CEO许建文认为,“线上的P2P的核心特征是交易对手的直接匹配,不论是项目的金额,还是项目的期限。“所以线上P2P模式本质表现为纯粹的中介。平台完全通过互联网开展业务与撮合交易、以收取贷款中介费用为主要收入。因而,如果线下门店没有改变P2P业务流程的实质,我们并不能将其视作违规。尤其,由于国内征信系统尚不完善,各网贷平台之间又没有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一些平台为了保障线上资金安全,为近距离接触借款人,依托线下对借款人做资信审核而开设门店的方式无可厚非。这在目前的行业生态下不仅不用避免,相反很有必要。
我们真正需要防范的是不少P2P为了实现规模扩张,将业务重心从不参与实际交易的纯“线上”模式,转向“线下”--发展销售队伍向出资人兜售网贷产品,业务也由单纯配对异化为“变相放贷“的过程,甚至在业务流程中实际形成资金池,与传统金融机构无异。据《证券日报》今年5月曾在对>宜信的调研中就曾发现,宜信过万的员工中相当一部分为营销人员,在人流量大的地铁口、超市出口,时常可以看到P2P网贷经理散发传单,招揽>出借者。而这恰恰是管理层反复强调的非法集资甚至是非法从事金融业务的红线。
结合此前重庆对于宜信等五家P2P的整肃意见来看,其违规判定基本就是集中线下销售的过程,尤其是这几家P2P通过网贷模式、股权出借模式、商业预付卡模式,将原本一一匹配的P2P模式转变为线下“先集资-再放贷”的模式。尤其在这个过程中势必产生资金与期限的错配,出借人与借款人明确的债权债务关系演变为>资产证券化的过程,而监管层对于这项业务一直很审慎。平台一旦发生大规模的债务逾期违约,就会形成流动性危机,这对于资金有限、抗风险能力本就不强的平台来说,往往是致命的。此前刚刚熄火的网赢天下所发生的挤兑事件就属于此。监管部门一直表述要求在坚守行业底线的基础上鼓励创新,但真正的底线的在哪里?在不发生社会群体事件!刘士余副行长在发言中比喻:“孩子在家折腾,将来或许有出息;但放火把家给烧了的孩子将来肯定没出息。”
在实质上互联网金融是金融脱媒,但这个过程对于互联网平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是对平台技术、模型要求,还有对经营者信用和道德要求。而监管层要求P2P不可脱离平台的原委也在于此,与一味追求规模、效率、盈利空间相比,我们更需要一个理性与健康的行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