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树时代(深圳前海小树时代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是为年轻人提供金融服务的大型综合平台。深圳前海小树时代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于2014年在深圳前海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小树时代为专注于年轻人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
今年3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议决定,在温州市设立>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在长达近8个月的等待和期待中,11月23日,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实施方案细则(下称温州金改细则)的“靴子”终于落地。而规范发展民间融资成为亮点。
支持民资参与改革
11月23日,温州金改细则正式发布:鼓励加快发展新型金融组织,支持民间资金参与地方金融机构改革,鼓励民间资金根据有关规定发起设立或参股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而这些领域恰恰是以前民间资本受的限制比较多的领域。
“争取在温州设立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信托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争取引进一家以上外资银行分支机构,支持民营资本进入证券、>出借咨询等领域。”温州“金改”及其细则呈现创新和突破。
温州大学商学院常务副院长、温州市人民政府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张一力认为:“对温州来讲,要认识到金改确确实实是一个有利的事情,但是这个事情要稳步推进,我们要在细则的基础上,向上争取政策,向下发展实体经济,推动温州经济金融的进一步展。”
个人境外直接出借
在之前的“温州金改十二条”中,“开展个人境外直接出借”的话题是备受关注的热点之一。温州天量的民间资金随着“闯世界”的温州人以各种渠道让资本出海。
在此次发布的金改细则中,从之前的“研究”到现在的“试点”。温州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谢浩教授认为是一大亮点。
在发布的金改细则中表示,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个人境外出借服务体系和规范便捷、有序可控的个人境外直接出借体系,要求“推动个人境外直接出借稳步发展,同时鼓励出借主体多元化、带动民间资本在更广泛领域内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促进开发型经济转型升级”。
中国人民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行长吴国联表示,温州对此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有具体方案、有具体的实施细则,还列了好多项目库,“只欠东风”。
“总局经过研究同意,报到国务院,批下来的话可能不仅仅是温州,还有其他的一些试点城市,当然我们温州争取能够做第一单,这是我们的目标。”吴国联说,个人境外直接出借将会为温州民间资本走向世界打开道路。
筹建本土证券公司
温州地方金融机构薄弱,对地方经济推动欠缺;直接融资比例低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发展落后。温州市的保险、证券、信托等机构资本和资产规模占比非常小,“还没有自己的证券、保险和证券公司”。
温州金融办主任张震宇在发布会上透露,将筹建温州本土证券公司。
按照规定,证券公司设立必须是由一家券商来主发起,浙江省内和安徽各有一券商有发起意向,“很多民营企业更是希望介入”。
对于温州设立本地证券公司,张震宇认为除了主发起券商须多方考察后决定外,剩余大部分股权(70%左右)都将留给民间资本,但前提条件必须注册在温州。
“不过发起筹建温州本地的证券公司进展缓慢,有关监管部门对证券公司的设立比较小心。”张震宇说。
数说
今年3月28日,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获批。近8个月来,为了解决温州企业融资难、贷款难的困境,温州出台了一大批直接融资的项目。先后有4家公司上市,总融资额达到34个亿,直接融资在温州全部的融资量占比从原来的8.6%上升至13.8%,另外还有100多亿元的直接融资项目正在申报当中。
“金改”以来,温州率先推出小额贷款招投标制度,已完成12家。30家小额贷款公司开业后,正在筹建的还有22家,30家小额贷款公司注册总资本超过80亿,今年吸收资本34.7亿元,小额贷款公司向个人和各类企业发放贷款余额120亿元。
突破
关键词:小额贷款公司
小额贷款公司最大“成长烦恼”是再融资,这也是许多小额贷款公司想“转身”村镇银行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何做大和拓展小额贷款公司的资金来源,在发布的细则中,小额贷款公司的再融资可以发行小额>私募债。这被认为是一大突破。
张震宇说,省政府给温州开了特例,但是“小额贷款公司的底线不能突破”。对于小额贷款公司如何发行私募债,“就要考虑风险,省里有小额贷款公司评级系统,发行私募债首先是优质的小额贷款公司,达不到不可能发行”。
小额贷款公司私募债发行对象是有所控制,第一步可能是机构募集,而不是面向全社会,“被募集的机构,也有所限制,比如它的资产负债,它的钱是多余的、可以出借的钱,不是银行贷款的钱,它对募集资金的管理能力也要考察”。
关键词:村镇银行
在发布的金改细则中,“试点部分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按规定改制为村镇银行”。这也被视为一大突破。
温州银监局副局长娄振武表示,小额贷款公司转为村镇银行的条件:“一是小额贷款公司内控比较完善的,第二是业务发展规范的,三是风险可控的。”
按照《小额贷款公司改制设立村镇银行暂行规定》,最大的一个壁垒是主发起人必须是银行金融机构。娄振武说,小额贷款公司的主要股东之一作为双主发起人是否可行,银监局正在研究。
张震宇强调,在此次金改细则实施中,小额贷款公司改制为村镇银行后,民间资本与银行资本的比例中,银行资本下降,“我想民间资本至少占70%以上。”
对此,长期关注温州区域经济发展的专家马津龙教授的解读更是耐人寻味:原本“鼓励和支持民间资金参与地方金融机构改革,依法发起设立或参股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组织”,在温州金改细则中,“依法”改为“根据有关规定”。马津龙教授认为,这就为作为试验区的温州自行制定“有关规定”,留下了想象空间和回旋余地,“从这样的意义上说,金融垄断壁垒的政策缺口疑似打开,下一步就看温州改革的具体行动了”。
亮点
温州指数近期发布
做好民间融资动态跟踪和风险预警,建立健全民间融资监测体系,温州将推出温州民间融资综合>利率指数(温州指数)。
“温州指数”由上海和浙江有关部门和专家设计提供,刚开始将每周一次发布,下一步将逐步缩短发布时间,“以后每天都发布。”
“温州指数”的数据来源构成:一是由温州市设立的几百家企业测报点,把各自借入的民间资本利率通过各地方金融办不记名的申报收集起来;二是对各小额贷款公司借出的利率进行加权平均;三是融资性担保公司如典当行在融资过程中的利率,温州经信委和商务局负责测报;四是民间借贷服务中心的实时利率。
“温州指数”有着民间借贷利率的标准意义,以供温州,乃至全省和全国借贷双方提供参考。张震宇表示,“温州指数”将在本月底或12月初开始发布。
起草民资管理条例
温州流动着6000亿民间资金,相当大的一部分民间资金以“借贷”形式活跃于温州的经济社会领域。如何规范温州民间的借贷?
张震宇透露,将起草《民间资本管理条例草案》,“争取列入省人大一类立法”。但是,即使“一类立法,也需要1年多时间”。
在《民间资本管理条例草案》出台前有效监管民间融资行为,温州市政府正在起草“1+7”的地方监管的暂行办法。“对每一个有地方金融管理部门主监管的内容,比如融资性担保公司的管理办法,比如出借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寄售行以前都是没人管的,我们都做了一些方案,想在明年推出,来补充地方立法还没有到位的事情”。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