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树时代(深圳前海小树时代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是为年轻人提供金融服务的大型综合平台。深圳前海小树时代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于2014年在深圳前海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小树时代为专注于年轻人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
文/郑杏果
2007年创业>出借的“本土化”进程开始加快,中国创投市场上几乎每一个角落,都被或深或浅地烙上了“本土化”的印记。这尤其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外资创投开始了全面本土化的进程,二是本土创投开始加强在资本市场上的话语权。
外资创投的全面本土化表现在多个方面。2007年,在盈富泰克、上海联创、青云创投等本土创投机构募集了外币>基金的同时,受到“红筹上市”受阻、外资募集>人民币基金的政策趋向宽松以及境内上市退出预期转好等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外资创投机构开始创纪录地募集人民币基金,中国创投基金现有的以外币为主的币种结构也在发生改变。
除了积极募集人民币基金外,外资创投还与本土基金合作成立合资基金,或者与地方政府的引导基金合作,实现资本的本土化;出借方面开始重视传统行业、服务业等非TMT行业,并重视与本土创投共同开发项目;退出方面,外资创投也积极准备A股市场退出,分享境内资本市场高速发展的成果。总体而言,外资创投已开始从“两头在外”的运作模式转而考虑“两头在内”的模式,以便能够更加稳固地扎根中国市场。
根据清科研究中心的统计,2007年中外创投机构共募集了58支新的创投基金,为创投市场注入了54.85亿>美元的新鲜资本。其中本土VC共募集了32支基金,比上年增长128.6%,一举超越外资创投新募基金数;虽然新增资本量为12.97亿美元仍然远少于外资创投机构新募集的39.09亿美元,但较上年依然增长了65.3%,进一步缩小了与外资新增资本量的差距。与2006年相比,本土创投无论是新募集的基金数量还是金额的占比都有明显提升,这主要受益于2007年国内资本市场的迅猛发展和募资政策的日益宽松,同时也表现出本土VC希望加大在中国创投市场影响力和话语权的迫切愿望。
2007年,本土创投表现异常活跃,募资、出借、退出全面出击均有斩获,特别是凭借A股市场爆发式增长的东风,实现了大批优质项目的IPO退出,出借收益相当可观。与此同时,本土创投开始加快品牌建设,借助其对中国市场和行业发展的准确把握,在传统行业等领域出借了一大批“隐形冠军”,建立了良好的项目资源网络。本土创投机构中,联想出借、深圳创新投、中新苏州、深圳达晨创投在2007年的出借案例均在10起以上,显现出了良好的市场评估和项目挖掘能力。
2007年度,本土创投积极募集了多支信托制和有限合伙制创投基金,在管理模式上进行了创新;创出借金的来源也实现了多元化,部分创投机构还联手地方政府设立了地方性创投基金,也有部分机构由民营企业集资设立,或者联合政府和民间资本设立,甚至也有完全以民间富裕个人资金成立的,资金来源可谓“五花八门”,但由于这些基金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规模普遍较小。值得一提的是,本土化的人才战略和管理模式、与各地政府良好的公共关系、与当地政府引导基金的密切合作以及国内资本市场IPO退出方面娴熟的运作能力等,也都成为本土创投获得快速成长的“制胜武器”。
创投退出的本土化,是本土化趋势中最为明显的特征之一。伴随着2007年中国股市领秀全球和境外退出难度加大,境内IPO渐渐成为创投退出的首选方式。2008年,>创业板推出在即,大批创投出借的高新企业有望通过创业板在境内市场退出,一场境内资本盛宴将会开席,不管是外资创投还是本土创投,都将更加积极地寻求在本土资本市场实现退出,创投本土化的趋势将进一步深化,进而逐渐改变中国创投市场的竞争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