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树时代(深圳前海小树时代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是为年轻人提供金融服务的大型综合平台。深圳前海小树时代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于2014年在深圳前海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小树时代为专注于年轻人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
原标题:股民三问ST宏盛"重组"重组双方均表示已努力尽责
ST宏盛的股价近期走成了一个倒“U”字形的山峰――山峰的左侧,是今年2月连续7个涨停;山峰的右侧,是截至昨天为止的11个跌停。昨天,ST宏盛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信息网络有限公司路演中心进行了相关说明。
为什么股价走势如此奇突?原因很简单,前期传出要重组,所以股价狂涨;近期宣告重组失败,于是股价狂泻。公司股价从今年初的高点17.35元,昨天收盘时已跌至9.11元,损失几近一半。
>出借者的愤怒和疑问接踵而至:为何停牌前一周内,会有公司战略出借者“精准”掐点减持?为什么在重组关键时刻,公司董事长等高管火线辞职?为何在重组预案已经发布的情况下,毫无征兆地宣布失败?
重组双方均表示已努力尽责
皆因个性和风格不合分手?
因2007年、2008年、2009年连续三年亏损,2010年年初,ST宏盛已经走到了濒临>退市的边缘。2010年3月,西安普明物流公司正式受让宏普实业被拍卖的ST宏盛3559万股股权,成为ST宏盛新的第一大股东。此后,普明物流便以清理债务、引入战略出借者、推出资产置换和定增预案等方法,让ST宏盛获得重生。
2012年12月26日,ST宏盛签订协议,拟通过资产置换及发行股份购买山西天然气100%股权,本次交易将公司原有资产和负债全部处理或置出,并将公司的主营业务变更为天然气经营。由于山西天然气成长性非常好,不少业内人士由此判断,如果ST宏盛与山西天然气重组成功,必然会使公司的经营状况得到改善。
ST宏盛在三年前的停牌价为7.06元,而在2月8日复牌当日,其股价一口气飙涨了32.72%。随后,ST宏盛股价更是连续上涨。从2月8日收盘时的9.37元一路上涨至最高的17.35元,涨幅接近翻番,不少股民由此介入。
孰料,2013年5月21日,宏盛科技召开董事会审议,宣布终止本次重大资产重组。有意思的是,在昨天的说明会上,重组双方都罗列了大量工作程序,表明自己一直在努力推动重组进行,是对方一直联系不上,没有通告重组的进程。
这样的理由多少让人难以接受。山西天然气的代表说:“在宏盛科技停牌后,我方为挽救本次重组合作做出了大量努力,直到5月9日,因多次联系对方未果,我方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汇报了本次重组情况。”而ST宏盛公司董事长委托代表鲁智勇则表示,双方分手是因为“个性问题、风格问题”。“4月20日我们发出书面函件,明确要求我们所需要的资料,需要对方加盖中介机构公章的确认函,但到了22日也没有收到,这才提出停牌。”
战略出借者精准闪人
公司称法律上并不禁止
4月25日,ST宏盛发布了《关于对公司股东减持行为的谴责公告》。公告称,截至2013年4月19日收盘,公司战略出借者张金成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集中交易系统累计减持公司股份804.56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
值得注意的是,张金成共计减持套现约1.2亿元,并且减持时机把握得非常精准,套现的股价较ST宏盛恢复上市交易时已经上涨了超过3倍。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张金成很可能已经得知公司将终止重组,才会提前高位套现。
昨天,ST宏盛公司董事长委托代表鲁智勇说,张金成是一个财务出借者,没有表决权,他持股的限售期是6个月。在张金成持股到期后,“没有文件规定他不可以抛售。”鲁智勇一再解释:“张金成精准套现只是一种巧合,我们事先不知,事后也谴责了,我们与他在此过程中没有任何联系。”
而对于前任董事长等高管在重组关键时期集体辞职,ST宏盛方面的解释是:“这是一个合法合规的事,法律允许。偶然性的事天天都在发生!我们有100张嘴可能也说不清楚。”
不排除再次重组可能
出借者须关注个股风险
重组一直是资本市场永恒的炒作话题,一旦成功就可以上演“乌鸦变凤凰”的传奇。正因如此,不知有多少出借者都在绞尽脑汁希望能“抓准”重组的股票。
ST宏盛在股价因重组预期而飞涨之后,突然宣布重组停止,昨天的说明会上,不少出借者仍心存怀疑,质疑公司是否在拿“重组”忽悠出借者?
这是一场异常戏剧性的重组,但这在中国资本市场上并不少见。“对不明前景的ST股重组,出借者应规避为主。”一位业内人士透露,随着经济景气周期的波动,如果公司因业绩不佳,或双方洽谈>价格不成等,重组存在着各种失败的可能。更何况,目前许多上市公司的重组,带有套现和逃避责任的目的在内。一旦重组失败,上市公司股价会跳水,对此类题材股,普通出借者还应保持警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