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树时代(深圳前海小树时代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是为年轻人提供金融服务的大型综合平台。深圳前海小树时代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于2014年在深圳前海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小树时代为专注于年轻人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
本报记者陈周琴报道
>基金第三季度业绩榜单出炉,受益于结构性牛市的推动,不少跟准市场节奏的基金获得了不错的收益。然而,作为大型基金公司之一的工银瑞信,其偏股基金集体掉队“垫底”的情况引人注目。由于股基对市场情况的把握失准,固定收益类规模却飙升,因此工银在第三季度的整体表现将有规模无业绩。
“偏股”“混合”双双垫底
众禄基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第三季度以来,主动偏股型基金几乎全线收涨。总体来看,主动股票型基金平均上涨13.85%、混合型基金平均上涨11.48%。
而在354只偏股基金中,共有351只基金收涨,仅3只基金收跌,净值上涨超过20%的主动偏股型基金数量有71只,其中,表现最好的海富通国策导向涨幅达44.44%,表现最差是工银瑞信红利,跌幅达2.96%。
在204只混合型基金中,有202只基金收涨,2只基金收跌,表现最好的浦银安盛战略新兴产业上涨33.90%,而表现最差的还是工银瑞信,其工银精选平衡跌幅为3.01%。
根据好买基金的排名情况看来,工银瑞信9只偏股型基金中,有5只排名跌出200以外,而排名最靠前的一只为工银主题策略,收益率也仅为11.8%,跑输同类型基金平均13.85%的水平。
从业绩垫底的工银红利来看,其业绩更是惨不忍睹。该基金今年以来的累计跌幅已达12.66%,自成立以来累计下跌达19.13%。就净值回报率而言,工银红利近三年来亏损21.53%,2013年上半年则亏损11.56%。该基金自成立以来,其排名也一直处于同类基金中的下游或垫底位置。
工银红利在半年度报告中表示,上半年来主要增持了食品饮料、家电和房地产等行业的股票,减持了>金融、纺织服装等行业的股票,基金的>出借主要集中在食品饮料、房地产、家电、医药等行业。不幸的是,受白酒的拖累,食品饮料涨幅落后,而地产、金融等更是上半年的重灾区。
从重仓情况看来,该基金今年的前十大重仓股主要集中在白酒、房地产行业。其中,贵州茅台(600519)和泸州老窖(000568)的持股量最大,资产净值占比分别达9.77%和9.71%,而白酒行业却在上半年惨遭“滑铁卢”,为首的茅台更是跌幅惨重。
值得注意的是,工银红利在成立之时便是主打分红的基金,但其连年的亏损已让管理者脸上挂不住。“上半年,我们在配置中采取了以防御为主的策略,侧重于具有长期出借价值的公司以及低估值的品种,但是实际效果不理想,基金净值表现较差,我们深表歉意。”工银红利在半年报中表示。
股基市场节奏把握集体失准
除工银红利错失市场牛股之外,其它偏股基金对于市场节奏的把握亦不乐观。有目共睹的是,今年以来>创业板表现强劲,三季度中上涨35.21%,典型的大盘蓝筹指数涨幅却垫底,仅为5.84%。
具体到行业上看,信息技术业依旧是大涨的主力军,其中信息服务大涨53.08%,商业贸易涨幅达42.21%,餐饮旅游涨幅达35.27%,信息设备涨幅达31.11%,领先于各行业。相较之下,采掘涨幅仅为6.74%,公用事业为5.41%,建筑建材也仅为3.48%。
但工银偏股基金对市场判断并不敏感,无视上述涨幅领先的行业转而“坚守”地产、白酒、金融等行业,以至于业绩集体掉队。从总体上看,公司的前20名重仓股中,几乎清一色来自大蓝筹,行业配置亦是“坚守”上述三大表现较落后的板块。
“今年上半年,创业板和大盘股的行情差异极大,而中小盘成长与大盘价值也走出了冰火两重天的走势。考虑到大盘股与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密切相关,中短期内我们没有观察到能够促使这些行业向上的动力,”工银主题策略基金经理在其半年报中表示:“因此,我们对市场风格的转换虽然保持警惕,认为可能为时尚早。但创业板和中小板的估值已经很高,需要进一步精选个股,否则>风险和收益难以匹配。”
香港资通出借集团金融分析师吴志超对本报记者表示,股票型基金是较能体现基金价值判断的部分,工银偏股基金业绩表现不佳,肯定与公司整体层面的投研抉择能力和投研导向有关。
固定收益产品“冲”规模
从前三季度新基金发行的规模看来,工银瑞信在公募基金中居于首位,发行新基金数量为12只,募集资金达389.2亿元。在这新发行的12只基金中,有10只是固定收益类的产品,再加上正在审核过程中的两只债券型基金,工银瑞信今年的固收产品类规模将又上一个新台阶。
从工银瑞信目前的管理规模看,其固定收益类产品规模占比已达65%,共18只基金。若说工银瑞信的权益类产品表现不尽人意的话,作为公司主打的固定收益类产品业绩表现亦是乏善可陈。在上述18只固收类产品中,排名挤入前100的仅有3只,分别是工银添颐、工银双利、工银增强,其余的均排在100名以外或200名之外。
“它今年之所以侧重发展固定收益类的产品,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因为今年行情不好,权益类产品根本发不动,很多出借者只买固定收益类的,再加上工银有银行渠道,固定收益类的产品销售可能更好;另外一个原因是,公司可以借此增加自己的规模。年底到了,基金公司可能会考虑到规模的排名问题。”南方基金首席分析师杨德龙对本报记者表示。
杨德龙认为,固定收益类产品虽然风险较低,但并非长久之计,股市不会永远低迷,现在看来似乎固定收益类的产品发行情况好,但等股市好转起来后,情况还会改变。另外,产品类型过于集中,更容易出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情况,上半年在“钱荒”中受伤的债基就是这种现象。
然而,从今年新基金募集的情况看,公司要借此冲高规模已不是易事。从以往的上百亿到今年的普遍几十亿,单只新基金的募集规模显得越来越迷你。除此之外,延长募集期的情况也屡见不鲜。在7月17日发行的工银瑞信金融地产行业股票,便曾两度延长募集期,直到8月26日才正式成立,规模也仅为2.2亿份,远低于今年股票型基金平均募集规模为8.2亿份的水平。
编辑:郑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