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树时代(深圳前海小树时代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是为年轻人提供金融服务的大型综合平台。深圳前海小树时代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于2014年在深圳前海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小树时代为专注于年轻人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
法制网首页>>
首页即时滚动新闻
法制与新闻记者_邓玉杰
人死能复生吗?这不是天方夜谭,也不是讲鬼故事,在河北省深州市,真就发生了活“死人”的奇事。
40多岁正看电脑的村支书葛英奎,50多岁在弄电的郭藏旺,现任副市长魏志春,公安局副局长崔朋,兵曹乡原党委书记王三坠等等……60余名均健在的大活人,却出现在“死亡名单”上,成了“死人”。
这些人出现在一份河北深州农村信用社核销人员名单上,核销原因不外乎“死亡”、“失踪”和“中止执行”,核销数额总计达300万元。而记者调查发现,这些核销人员基本上都健在,他们不仅有偿还能力,更有一部分人是国家公职人员。
按照《>金融企业呆账核销管理办法》规定,>贷款核销材料中,必须提交死亡或失踪证明、财产或遗产清偿证明等证明无力偿还的完备材料。在深州市农村信用联社核销贷款的名单上,无疑都提供了死亡或失踪等完备材料,可是让人蹊跷的是,活人怎么能开出死亡证明呢?
活“死人”
2013年4月16日,在深州唐奉镇,本刊记者拿着一份名单向村民打听上面的人员,商铺里一个30来岁的女子念着名单上的一些名字说:“大柳(丁大柳)、小扣(尚小扣)是有,都是西边的。”奇怪的是,当她旁边的一名男子用胳膊肘碰了她一下后,她那张开的嘴巴又合上了,马上摇头不语。
在另一家店铺,一名年轻男子看着名单,却不愿多说一句话。旁边20多岁的女子却说:“张兰我认识,才20多岁,不知道是不是同一个人。你问问杨建宁吧,他是村里的电工。”
据资料显示:杨建宁,2007年8月15日贷款30000元,到期时间为2009年8月10日,核销原因为失踪,核销时间为2008年。
在一家五金店门口,记者问及店里的人是否知道杨建宁家怎么走,一个二十岁出头的人问:“你是记者吧,你有什么事情?”随后拨通了杨建宁的电话说:“有人找你。”
记者接过电话,问对方是否是杨建宁时,话筒里“嗯”了一声,当提到贷款一事时,杨建宁则长达三分钟沉默不语。当记者提出想和他见面谈谈时,他说了一句“我过不去”,便匆匆挂断了电话。
当记者放下电话,向五金店里的村民打听名单上的名字时,他们的回答大都是:“我不是这个村的”、“我不知道”,似乎这些名字成了一种禁忌。
也许是被记者的诚心所感动,店里终于有一位老者用手指向路边的一个店面说,那是杨建宁媳妇的姨家,你可以去那儿问问,她什么都知道。但记者走过去敲了半天门,却始终没有人来开门。
在村民的指引下,记者来到挂着“唐奉派出所唐奉226”门牌的杨建宁家,却发现大门紧锁。
当记者准备离开冯家营村时,一位村民指着记者手上的名单说,这些人都是唐奉的,都是有关系的。没关系也贷不上这个款,更不能被核销。
村里一位70岁左右的老大爷私下里告诉本刊记者:“建宁不过是村里的电工,但他爸原来是信用社的,他姐也是信用社的。”
在唐奉镇西蒲疃村,一位孟姓村民指着名单上的几个名字说:任志勋是任禅院村的,当过村里的书记;赵彦群是北河柳村的,当过村主任。这几个人死了至少六七年了,他都认识。但在核销名单上,显示死亡时间为2010年和2008年,距今只有三到五年。
当天下午4点多,西蒲疃村东侧的东浦疃村村委会大门紧锁。
村民们看着名单上的葛姓名字,告诉记者这些人都是他们村的,“葛建波是村委会的,葛贵才是村主任,葛英奎是村书记,葛迎秋也是俺村里人”。
在东浦疃村的东北角,门前挂着“深州市农合果品专业合作社”牌子、后院是养鸡场的房屋里,记者见到了四十多岁正在低头看电脑的村书记葛英奎。
听到记者问他是否贷过款,他低着嗓子说贷过,“那是给村里贷的,自己没花那个钱”。按葛英奎的说法,那些贷款都是他2004年当书记之前,上一任书记给村里贷的。因为村里穷,只能用个人名字贷款。至于贷款有没有还,做什么用了,他都不清楚。
当问到“葛英奎”1994年贷款26800元,1995年贷款15000元,2004年贷款20000元,“葛英魁”2004年贷款40000元,2005年贷款15000元,这两个名字合计116800元的贷款与他有没有关系,葛英奎承认这两个名字都是他本人,不过身份证上的一个字有出入,但这些钱他没花,是为村里办事。
至于如何“被死亡”,他们都不知情。
从葛英奎身上,的确印证了深州坊间流传着的一句话,“有些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
活得好好的人,为何变成了“死人”?“死亡证明”是谁开具的?信贷核销程序又是如何办理的?在深州,本刊记者试图揭开这一个个谜团。
冰山一角
“你是哪的记者啊?这些天总有人找他们。郭云戳、郭藏旺他们都活得好好的,一早五六点钟就下地干活了,咋就成死人了?”
4月17日一早,在兵曹乡郭家庄村,面对记者,村民们你一句我一句地讨论着这个事情。
“不知道啊,就说死了呗!”记者面前这个年近50岁身体略胖快言快语说话的妇女,就是郭藏旺的妻子。
据了解,郭藏旺,兵曹乡郭家庄村人,2009年5月4日和5日分别贷款3000元、2000元,贷款时限为一年。核销原因为死亡。
“没事,没死。”郭藏旺妻子苦笑着告诉记者,“他弄杆(方言,即弄电)去了”。“这个贷款不是俺们贷的,是王长英借这个贷款证(指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小额贷款证》)贷的,一笔2000,一笔3000的。”郭藏旺的儿媳妇气愤地说,“每年都还着>利息呢,怎么就把我公爹整死了?”
郭藏旺的妻子插话说:“贷款都是我们当家的去贷的,还利息也是他去的,今年1月份不是还还了利息?咱老百姓一直都在还这个钱。要不是你们采访,真还不知道当家的死了呢!”
王长英是何许人?郭藏旺的妻子告诉记者:“他就是一种地的,偶尔也跑跑出租,干点零活。”
而王长英对此事抱何态度呢?通过当地人的电话,王长英告诉记者:“这个事我找信用社了,信用社说现在正乱,过了这个乱劲再说。”
村里一位熟悉此事的村民表示,像郭藏旺这样帮别人贷款而“死亡”的人,在郭家庄村并非个例。
与他有着同样境遇的还有郭云戳。一位村民说:“郭云戳没贷款,也是把《小额贷款证》借给郭振缓,结果郭云戳和郭建英都被弄成‘死人’了。”他接着补充道:“郭建英是郭振缓家的小儿子。”
据资料显示:郭建英,2000年5月20日贷款45000元,核销原因为死亡;郭云戳,2008年5月12日贷款2000元,核销原因为死亡。
据了解,郭建英现为兵曹乡计生委主任,郭云戳是郭家庄村村民。当地村民讲,郭建英近几天在向借他钱的朋友讨债,说是要还贷款。
村民还向记者讲起了这样一件奇怪的事:“今年前些时间,郭云戳去信用社问贷款的事情,人家信用社拿出证明,说没还,郭云戳就不蔫声(方言,即不说话),跑回来了。”而兵曹乡信用社的这份核销清单显示的时间是2012年6月份,核销清单中郭云戳已经“死亡”。既然郭云戳已经死亡,贷款已经核销,为何依旧有贷款不曾还清?
有村民还证实,王三坠是兵曹乡原党委书记,现任深州市公安局副局长的崔朋在兵曹公社当过书记,现任深州市副市长的魏志春在兵曹乡当过副乡长,郭旭东是深州市法院某法庭庭长,李玉熬也是这个村的,在江西打工。上述8人,均被开具“死亡证明”,但全部健在。
在兵曹乡兵曹村,记者通过核实,被开具了“死亡证明”的李志宗、王春江、王晓光、王占存等4人,均健在。
通过多方打听,记者见到了在深州做生意的王占存。
三十多岁的王占存告诉记者,他也是给朋友贷的款,钱已经在2012年的秋天还上了。因为自己是生意人,对待贷款这个事情还是比较仔细的,看着贷款没还,就打电话催朋友还了。这么点钱(2000元),没必要去弄“死亡证明”。
当记者问及他还款的单子呢?他表示,朋友和他说,单子信用社说过几天给他,但直到现在他也没见到。而自己的《小额贷款证》上,至今并没有还款记录。
王占存还提及一个和他有同样经历的朋友,也是“被死亡”,但他翻着记者的名单后,惊叫了一声:“咦,怎么没有他的名字了?”
如此看来,记者手中所谓的名单不过是冰山一角。
讳莫如深
“主任免了,有事到深州,有专门负责接待的。副主任姓杨,出去了。”
唐奉镇农村信用社办公室里,寂静无声。靠近门口的办公桌旁,一位50多岁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说完这几句话后,便沉默不语。
“要打听这个事,你去联社。我10日才到这,信贷员弄不清,你去联社了解这个事情吧。”在兵曹乡农村信用社,这位刚刚调来的主任,不愿说出自己的名字,面对记者提出的问题几乎都以“去联社”来应付。
当记者在魏桥农村信用社咨询信贷核销这个工作流程时,一位赵姓工作人员警觉地说:“这个你得问上头,信用社现在不负责这个事情,没有这个业务,手续都在联社呢。”然后的解释便是,“我们刚过来,也不太清楚情况。杨主任不在,去联社了。”
在唐奉镇派出所,记者请高所长让户籍员核实一下名单上人员的生死情况,被以需要报请衡水市公安局批准而拒绝。
“办啥啊?”兵曹乡派出所里一个30多岁的警官,一听到记者想了解的情况,立刻说,“去公安局里咨询吧!”对于地方派出所开具死亡证明的这一工作流程问题,他显得很不耐烦:“你跟我了解不到什么情况。我不管那摊,我不知道。我没有义务告诉你!”
在魏桥派出所,一位30来岁的张姓警官向记者介绍了开具死亡证明的工作流程:“村委会开介绍信,家属拿着户口本、身份证,带着火化证,上咱们这里来注销户口,注销户口以后再开死亡证明。”
而对于信贷核销这个问题,他则答复:“衡水市公安局有调查组,有什么情况你直接问他们,他们已经在这儿调查过了。”
在深州市农村信用联社,办公室的王主任告诉记者:“这个事情市纪委、检察院已经立案调查了,正在调查之中。如果有什么结果,纪委或者是市委宣传部会对外公布的。我们单位目前不接受任何采访。”
王主任还介绍,所有的信贷核销材料都在联社,但至于信贷核销材料是否齐全,他不太清楚。
4月17日下午,深州市公安局政治处李主任告诉本刊记者:“要了解这个事情,你得去衡水市纪委或者河北省委宣传部,我们不接受采访。”至于事件的本身,他更是避而不谈。
记者随后来到了深州市法院和深州市政府,均未见到执行局的张会武和魏志春副市长。
据记者了解,目前衡水市纪委、深州市纪委及公安局已成立专案组立案调查,对存在违规行为的兵曹乡、唐奉镇两地农村信用社主任及派出所所长进行免职处理,魏桥信用社主任也被免职。
监管漏洞
“呆账准备金是弥补贷款呆账损失的专项补偿基金,必须坚持专款专用。贷款呆账的处理采取‘内销外挂’和‘形销实不销’两种方法。”一位业内人士如是说。
据上述业内人士介绍,在金融系统,每年都会因各种原因发生一些烂账,由于烂账会影响金融单位的业绩,影响奖金等收入。清理烂账时,便会借助“外在”原因注销贷款。
这位业内人士透露:假如被核销的>贷款人一直归还利息,或此后又归还了贷款,这个收入信用社就会做账外账。若是信用社以恶意贷款为出发点,再伪造文件进行核销,从中便可窃取巨额贷款。贷款后又不告知贷款者,贷款人还款后,这笔钱会落入他们的腰包;而核销官员贷款,则相当于给官员送了一笔“礼金”,可由此建立某种利益关系。
呆账直接关系到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商业银行必须具备完备的材料才能进行呆账核销,从而提取呆账准备金,弥补商业损失。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率普遍偏高,此次违规核销贷款则愈加凸显农村信用社在信贷管理和>风险管理方面的监管漏洞。
相关金融人士认为,尽管核销信息需要对外保密,但是因此造假或者违规核销,对资产优化和不良资产调整都百害无一利,也使农村信用社面临严峻的考验。
也许发生在深州市农村信用社的违规核销事件,不过是金融系统利用信贷监管漏洞窃取巨额贷款现象的冰山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