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树时代(深圳前海小树时代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是为年轻人提供金融服务的大型综合平台。深圳前海小树时代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于2014年在深圳前海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小树时代为专注于年轻人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
──访新书《中日关系报告》作者、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冯昭奎
资料图片:2007年4月12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东京共同出席日中友好七团体联合举行的招待会。这是招待会上两国领导人为中日友好共同举杯。新华社记者饶爱民摄
记者:不久前,国防部长曹刚川和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分别访问了日本,被认为是温家宝总理“融冰之旅”的继续,请问中日之间的“冰”具体指什么?
冯昭奎:中日之间有五重“冰”。第一重“冰”是历史问题,日本前首相小泉多次参拜靖国神社,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由于信息的阻碍,两国老百姓之间也有很大的误解。
第二重是东海油气开发问题,中日在东海海洋划界上存在争议,当然还有钓鱼岛的主权问题。这些都是涉及两国实际利益的大问题。
第三重“冰”主要是指日美同盟。日美两国推动军事一体化,进行军事演习,公然威胁中国。此外,日本还扬言要建立日美澳印“价值观联盟”,明显有围堵中国的嫌疑。
第四重“冰”是台湾问题。特别需要指出的一点是,日本在这里有一个现实的考虑,它的绝大部分石油来自中东,要经过台湾海峡运输,它担心海上运输线的安全。
第五重“冰”是中日之间信任缺失。缺乏政治互信、战略互信,这是一个根本的问题,还远远没有得到解决。
记者:今年8月,国防部长曹刚川访问日本,对于“融冰”,起到了什么作用?
8月30日,正在日本进行正式友好访问的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曹刚川上将(右二)在东京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右一)举行会谈时介绍随行人员。新华社记者孙巍摄
冯昭奎:这是9年来中国防长首次访日。曹刚川部长最重要的任务是向日本说明中国的国防政策。中国国防定义为永远防御型的国防,强调“和”,“和则两利,斗则俱伤”。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国防费用一直是负增长,现在经济开始强大,适当增加军费开支不必大惊小怪。这次曹刚川去日本增信释疑,批驳了“中国军事威胁论”,在消除日本对中国的猜疑上有好处。
在访日期间,曹刚川3次强调了台湾问题,严正重申了中方立场。他希望日方认识到台湾问题的高度敏感,不要向“台独”势力发出错误的信号。
中日两国间的军事交流取得了实质性成果。例如,中日双方舰队将互访,这将有利于增强两国人民的感情。记得1956年,日本在中国搞了一次工业展览会,一位老太太看到太阳旗在空中飘扬,大叫一声“皇军又来了!”然后晕倒了。这个真实的故事说明日军侵华在中国人心中留下了多么惨痛的记忆。挂着国旗的日本军舰要到中国来,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
记者:在这次访问中,中日两国决定“逐步探讨在抵御自然灾害等非传统安全领域的交流”,您对此有什么评价?
冯昭奎:这非常有意义。非传统安全领域的问题的重要性正在上升,例如环境问题,就是中日两国之间的一个重要问题,环境利益已成为中日两国“战略互惠”的一大亮点。例如沙尘暴,又如水污染,现在3亿多中国人喝不上干净的水,非常危险。黄河、长江的污染,也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还有太湖蓝藻事件等。而日本有一些污染的工业,也转移到了中国。
记者:环境污染问题,与中日之间的“融冰”有必然联系吗?
冯昭奎:联系很大。现在是全球化,亚洲一体化,实际上就是经济一体化,环境一体化,全球变暖带来的后果谁都得承受。沙尘暴、酸雨等问题越来越尖锐,中日两国地理上接近,必须共同面对。环境问题,是难分你我的。
有人说日本是中国环境污染的受害者,这没有道理。现在,日本人均耗能大于中国;日本工业化比中国要早,而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猛发展只有20多年,我们不能忽略发达国家在制造污染上的累计效应。此外,还应该考虑到日本很多企业在中国生产,中国为世界经济做出的重大贡献。所以,日本对中国的环保和节能事业提供帮助,也有利于日本自身的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
记者:安倍晋三突然辞职,福田康夫当选为日本新首相,这对于中日“融冰”有什么影响吗?
冯昭奎:近来中日关系趋于好转,这要归功于谁?明智的政治家在其中的确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这也是他们体察民意所采取的行动。中日关系变暖,归根到底要归功于两国人民。从两国民意看,改善的势头难以逆转。福田康夫先前已表示,他不会在任首相期间参拜靖国神社。
《中日关系报告》2007年4月在时事出版社出版后,我发表了一篇文章,文章的标题是“融冰之旅任重道远”,这可以说是我对未来中日关系的总体判断。(记者周盛平)
中日关系稳中求进
人民日报:中日实现邦交正常化,已经整整35年了。1972年9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联合声明》签字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1978年8月12日,《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在北京签字。同年10月23日,《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批准书》互换仪式在东京日本首相官邸举行,《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即日生效。>>>详细
努力构建中日战略互惠关系
人民日报:在安倍首相和温家宝总理互访取得成功、中日关系呈现改善和发展势头之际,我们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具有重要意义。
回顾35年来的历程,两国关系风波不断,近5年甚至陷入不正常的低谷,但总体看来,任何干扰都未能改变中日友好合作主流,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友好交流与合作均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长足发展。>>>详细
外交部:中方愿与日方共同推动中日关系健康发展
新华网北京9月13日电(记者谭晶晶 李诗佳)外交部发言人姜瑜13日表示,中方愿与日方一道推动中日关系健康、稳定向前发展。>>>详细
外交部发言人:中日关系发展势头将会继续下去
新华网北京9月12日电外交部发言人姜瑜12日在此间表示,我们相信,进一步发展中日关系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一势头将会继续下去。
姜瑜是在回答记者有关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辞职一事的提问时作出上述表示的。
姜瑜说:“我们注意到安倍晋三首相作出辞去首相职务的决定。这是日本的内部事务。”
她说,近年来,中日关系在两国政府和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与发展。安倍晋三首相为此发挥了积极的建设性作用。
评论:福田对华政策的变与不变
国际先驱导报消息:福田康夫出任日本新首相将为中日关系进一步排除不确定性,不过也应看到,福田并非所谓“亲中人士”而是属于保守势力中的温和派。
9月23日,日本自民党总裁选举尘埃落定,福田康夫如愿当选,并将靠执政联盟在众议院的优势而在9月25日当选首相。福田外交将有哪些特色?其对华政策将如何?>>>详细
专家分析:安倍晋三辞职不会影响中日关系
中国日报网站消息:9月12日,刚刚改组完内阁没多久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就宣布辞职,其时机之突然让外界震惊。中国日报网站记者就此连线了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亚太安全与合作研究部主任沈世顺。沈世顺指出,中日关系应该不会受安倍晋三辞职影响,而会沿着现在的改善趋势继续走下去。>>>详细